>>>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古沉船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07 秒)
本书是洛阳汉唐漕运水系遗址调查报告,以及洛阳运河一、二号古沉船的发掘、保护和复原研究成果。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洛阳汉唐漕运水系遗址调查和洛阳运河一、二号古沉船的发掘的基本资料;下编为在发掘、搬迁过程中,运河古沉船保护、复原研究的成果,并附以古沉船线型测绘、年代检测和船体材质检测的报告。该书不仅为古洛河、古谷水、汉魏漕运、隋唐漕运等遗址的位置和走向提供了的调查实物资料,为运河沉船遗址的发掘和保护提供...
本研究通过对“南海I号”古沉船遗址沉积层中海洋无脊椎动物残骸的调查,采集了1 052 478号动物标本。为了解“南海Ⅰ号”古沉船遗址的环境变迁及其与沉船保存状况间的关系,在海洋无脊椎动物鉴定分类的基础上,本书应用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分析了堆积在沉船遗址沉积物中的无脊椎动物遗骸的组成、数量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利用多项生态学指标分析了沉船遗址的时空变化,以及无脊椎动物对沉船...
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解到,“南海I号”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清理的船载文物已达14万余件,预计文物总量将超过16万件,比最初预计的多出一倍。
2013年9月,在河南洛阳偃师市首阳山镇义井村西南、洛河北岸的滩地上,因中州渠南岸跨塌,渠水南流冲出一艘古代沉船,我院随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到2014年12月为止,共发掘出古代沉船两艘,因其出土地点处于汉唐漕运故道中,故将其分别命名为洛阳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并已将其成功搬迁至回洛仓遗址公园。沉船西距隋唐洛阳城12.6公里左右,距东汉洛阳城郭城东墙300米左右,海拔114.83米。我们以发掘工...
马耳他司法、文化与地方政府部长欧文·邦尼奇2014年8月25日上午在瓦莱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上月在马耳他海域发现一艘公元前7世纪腓尼基人的沉船,距今约2700年。古沉船位于马耳他第二大岛戈佐岛附近120米的水下。邦尼奇说该船保存完好,船体长约16.7米,是迄今为止在地中海发现的最古老的沉船之一。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年来,随着潜水器技术的不断提升,水下考古的发现越来越有较新的发现,日前,俄罗斯和平号潜水器参与的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工程(elemo)的科学研究计划在日内瓦湖(莱芒湖)的底部发现了一个新的残骸,该湖也是阿尔卑斯湖群中最大的。当我们使用一个潜水器发现一个未知的古代沉船时,将这个日子最为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是不言而喻的。水下考古让人兴奋之处就在于,这里东西在地图上根本就不存在。
23日,省文物局、菏泽市政府召开菏泽沉船考古成果鉴定暨新闻发布会,公布重大考古成果———今年9月在菏泽一工地发现古代沉船,考古人员对其进行清理时发现包括3件元代青花瓷器在内的共计110余件重要文物。
连日来,山东菏泽古沉船考古发掘现场目前又有新的进展。记者2010年12月15日从山东省文物考古所了解到,考古专家在现场意外发掘出一条在河底沉睡了600余年的缆绳。据考古人员介绍,此缆绳是在古船船头位置左侧地下1.5米处“意外”发现的,相对完整,直径约有3厘米粗,还打着绳结。这一发现,让现场的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他们将缆绳和周边的土用发泡剂固定,然后和古船一起整体出土。“从目前来看,这段缆绳能在河底...
随着元代古船的出土,文物考古热在菏泽当地迅速升温。当地人表示,古船发掘给菏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提升,甚至超过了当地一年一度举办的菏泽牡丹节。连日来,古船遗址发掘现场已迎来多批慕名而来的参观客,来自各地的文化组织不断云集现场,参与发掘的考古队员还当起了临时导游。在船舱中,考古人员不但发现了瓷器等文物,还找到了粮食以及渔网,考古人士称这艘船很可能是货船。
山东菏泽出土古沉船     山东菏泽  古沉船       2010/11/29
山东省菏泽市近日发掘了一条元代木质沉船,出土了110多件文物。专家认为,古沉船及出土文物对研究当时的木船形制、地形地貌和社会习俗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2010年11月23日上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菏泽市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这艘古船的年代最终被确定为元代,成为该省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代沉船
近日,山东菏泽市区一施工工地发现一艘木质古船,并出土10余件文物。已出土的船体长约13米、宽5米,距离地面深约4米。据考古专家初步鉴定,该木船为元代商船。
2010年5月1日,广东汕头市南澳县海域的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重启打捞后的出水文物第一次对媒体展示。在广东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包括《广州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将在今日登上“南天顺”打捞船一睹水下沉睡数百年的文物。记者昨日提前赶赴南澳岛,并率先获得首批出水文物的部分照片。记者了解到,自4月上旬重启“南澳Ⅰ号”文物抢救性发掘以来,目前已近一个月。其间,由于天气影响,对文物的打捞工作中途曾经暂停过数次。不...
作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的“一号工程”,“南澳I号”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发掘工程开工在即。“南澳I号”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前期工作从2009年开始进行,目前已准备就绪。考古发掘工作队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文物研究所共同组成,汇集了全国水下考古的精英。根据水下考古必备的天气条件,工程计划在第一个工作季内完成船上文物的发掘打捞,并探测评定出船体保存情况,为之后的船体打捞做好准备...
备受世人关注的“南海一号”沉船今年元旦起正式开始实施整体打捞作业,并预计于明年出水。昨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联合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张柏,首度向媒体披露了“南海一号”打捞方案的细节。 “‘南海一号’打捞方案的制定用了3年时间。”张柏说,“因为整体打捞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如果有细节考虑不周,‘南海一号’在整体出水时就可能出现变形,船上文物将遭到难以预料的损失,我们应该对历史负责...
光明日报2007年5月8日电 西沙考古工作队日前结束了对“华光礁水下一号”沉船遗址和北礁沉船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出水文物近万件,主要为瓷器和陶器。华光礁属中国海南省西沙群岛范围,位于永乐群岛南部。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是我国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史迹。据介绍,此次西沙考古是继援助肯尼亚水下考古项目之后,中国率先做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保护工作的又一示范项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