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农学总论 系统相关记录318条 . 查询时间(1.19 秒)
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是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产量的关键途径。当前作物光能利用效率一般小于1%,远远低于C3和C4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的理论最大值。长期以来,研究组致力于探索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新途径。
农业干旱是指由于降水不足和蒸发过度而导致的土壤水分亏损,在生长季会影响作物生产和生态系统功能。2021年春末夏初,中亚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农业干旱,对农业和畜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这引发了人们对农业干旱的成因及其未来可能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2021年的中亚极端农业干旱并非一次偶然事件,在过去30年中,受当地温度持续升高和降水减少的影响,中亚土壤湿度在生长季初期显著降低,农业干旱加剧,令该地区面临严...
“黄土高原关键生态过程联网观测系统”(以下简称“联网观测系统”)是水土保持研究所公共的野外观测平台,在全所科技发展规划框架下,充分运用自动化、信息化、精准化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开展多源、多尺度、多过程的生态观测,通过动态规划、分步建设、规范运行和共享利用,建成覆盖黄土高原并逐步向全国扩展的生态过程观测网络,支撑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科技发展。
【目的】 平衡施肥是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而推荐施肥方法是实现作物平衡施肥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养分专家系统 (Nutrient Expert,NE) 推荐施肥在我国大豆上的应用效果。 【方法】 于2014—2015年在春大豆产区 (东北三省) 进行了21个田间试验,2017—2018年在夏大豆产区 (安徽、江苏、河南) 进行了11个田间试验。所有试验采用当地大豆品种,设置...
以菊花品种“红面”(Hongmian)为试材,进行(32±2)℃/(22±2)℃(昼/夜)高温下的光周期实验,每日光周期光照/黑暗时长分别设置为7h/17h(记为Ph7)、8h/16h(Ph8)、9h/15h(Ph9)、10h/14h(Ph10)和11h/13h(Ph11),以13h/11h(CK)作为对照。试验于2019年7月20日开始,至8月25日菊花苗中出现柳芽结束。在菊花柳芽形成前分别测定...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菜田种养复合模式(VE)和常规菜田单一种植模式(对照,CK)两个处理,采用投入−产出法,于蔬菜收获后对种植(种养)系统内土壤、水体和产品(包括花菜和水产动物)中氮磷含量进行测定,研究VE模式下土壤(耕作区、底泥、边沟)、蔬菜(花菜)、水产(螃蟹、黄鳝、鱼)和水体内氮、磷平衡和循环特征。结果表明:系统内总氮/总磷(TN/TP)含量均以肥料输入最大,VE模式和CK模式肥料...
随着现代气象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气象资料的数量及类型急剧增加。目前基于传统的TCP/IP协议的FTP文件传输方式以及TXT格式的纯文本报文文件,已无法满足大数量、多种类的观测数据高时效传输和存储要求。为满足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着重研究了Java消息服务传输和新XML数据文件格式技术在AgMODOS中的开发应用,包括RabbitMQ消息队列技术中的消息中间件技术、消息传输架构设计、观测数据...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可从产品提供、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3方面进行核算。以昆明市的重点发展规划区域呈贡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生态系统的3大类13项指标进行核算与分析,并对GEP核算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15年呈贡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381852.92×104元,其中产品提供价值最高,为160244.56×104元,...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植株根系铵吸收特征研究,揭示旱地玉米的氮素营养特征,研究结果为玉米补充氮素营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以玉米高产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模拟了玉米植株生长中的氮素营养环境,研究了玉米幼苗生长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反应;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重点研究了不同供氮状况下玉米根系对NH4+的吸收特征,并与其吸收硝态氮的规律进行了比较;利用实时定量PCR...
[目的] 研究NaCl胁迫下,耐盐和非耐盐品系大麦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反应差异。[方法] 以耐盐品系12pj-118和非耐盐品系12pj-045为材料进行了水培试验。营养液中设定了6个NaCl浓度:0、100、200、300、400、500mmol/L。在大麦苗生长至3叶1心时,取样分析测定叶片中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变化。[结果] 随着NaCl...
[目的] 为建立县域早稻氮磷钾施肥类别,探讨多点肥效试验资料的定量分类方法。[方法] 以仙游县26个早稻"3414"设计的氮磷钾肥试验结果为例,探讨不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及其类别间差异显著性。[结果] 对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差异较小的县域肥效试验资料,以能使类别间距离空间扩展范围较大的欧氏距离-离差平方和法为最佳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将26个试验资料清晰地分成3类,分别对应于该县的高产、中产...
[目的] 叶绿体是植物体产生活性氧(ROS)、且对盐最敏感的细胞器,本试验研究了外源壳聚糖对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Glycine max(L.)Merr.]叶绿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期探讨壳聚糖对NaCl胁迫下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方法] 试验于2014年4月至6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基地日光温室内进行。采用蛭石栽培,选用菜用大豆盐敏感品种‘理想高产95-1’(LX)、耐盐品种‘绿领特早’(L...
分析伊犁河谷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变化趋势及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因素,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固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4-2013年伊犁河谷农作物产量、播种面积、农业投入等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碳转化系数的方法对伊犁河谷农田生态系统主要碳源汇进行测算。[结果] (1)近10 a来,伊犁河谷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由2004年的2.32×106 t升到2013年的4.48×10...
基于熵值法和耦合理论,建立了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黑龙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与大豆产业发展耦合关系,并对2008~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与大豆产业发展间耦合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在2008年处于较低水平,在2009~2012年总体上呈现较高水平状态,但在这期间二者的耦合关联度均显著地高于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且其耦合协调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
大豆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利用转基因大豆来生产重组蛋白质具有生产成本低,纯化过程简单、技术含量低,规模化容易,蛋白质含量高、产品质量高,安全无污染的优点,并且大豆可以在温室条件下,各方面均优于细菌、酵母、动物细胞、转基因动物等生产体系。本文就通过转基因大豆种子表达系统生产外源蛋白的优点及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