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科学 陶瓷材料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919 秒)
以镁铝尖晶石(MgAl2O4)和氧化钇陶瓷(Y2O3)为代表的高光学质量透明陶瓷,因优异的综合物理化学性能,在激光、高技术和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受限于陶瓷材料本身的脆性与难加工特性,透明陶瓷的连接是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目前,已有多种应用于透明陶瓷的连接技术,如机械连接、扩散连接、钎焊连接等,但均难以解决连接部件同时具有高连接强度与良好光学透过率的要求。近几年,受到闪速烧结(...
以镁铝尖晶石(MgAl2O4)和氧化钇陶瓷(Y2O3)为代表的高光学质量透明陶瓷因其优异的综合物理化学性能在激光、高技术和医疗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受限于陶瓷材料本身的脆性及难加工特性,透明陶瓷的连接是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目前,已有多种应用于透明陶瓷的连接技术,如机械连接、扩散连接、钎焊连接等,但均难以解决连接部件同时具有高连接强度及良好光学透过率的要求。近几年,受到闪速...
BiScO3-PbTiO3(BS-PT)二元铅基高温压电陶瓷体系,因其兼具高居里温度(TC ~450℃)和高压电系数(d33 ~450pC/N),一直是压电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被认为是300℃以上高温应用如航空航天、深部油气勘探等领域极具潜力的铅基压电陶瓷。自2001年被发现以来,研究学者们对BS-PT压电材料的组成设计和优化、制备方法和工艺,器件设计和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相关论文...
BiScO3-PbTiO3(BS-PT)高温压电陶瓷是一类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因高居里温度(TC: ~450℃)和高压电系数(d33: ~450pC/N),被认为是300℃以上压电传感器、换能器等高温压电器件最具应用潜力的核心敏感铅基压电陶瓷元件之一。然而,BS-PT压电陶瓷的温度稳定性差及退极化温度(Td)低,限制了在实际高温领域中的应用。
多晶氧化物陶瓷材料由于晶粒和晶界表现出的半导体特性,丰富了其在功能陶瓷材料领域应用的多样性。然而,如何通过缺陷工程来调控晶粒能带结构和晶界势垒,对于实现高性能电子器件至关重要。
压电陶瓷材料可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是信息通讯、生物医疗、军工国防等领域中核心器件的关键材料。高性能环境友好型无铅压电陶瓷是国际上功能材料的重要科学前沿和技术竞争焦点之一。目前,以铌酸钾钠(KNN)体系为代表的无铅压电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已经可以媲美含铅压电陶瓷,并在超声雾化、水声换能等领域逐步替代传统铅基压电陶瓷。尽管如此,人们对无铅压电陶瓷压电响应增强的物理机制仍然认识有限,严重限制...
铋层状结构高温压电陶瓷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其典型代表钛酸铋(Bi4Ti3O12,简称BIT)是国际上482℃高温压电振动传感器用压电材料的首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领域在高温、高辐照、复杂振动等严苛环境下对关键装备的振动监测和健康管理。BIT压电陶瓷的居里温度(TC = 675℃)高,但由于其晶体结构决定自发极化方向受到二维限制导致压电系数偏低(d33 < 7pC/N),以及高温电阻率较低(...
固态电解质陶瓷是构筑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核心材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液态电解液引起的燃烧爆炸等安全问题。其中,石榴石型Li7La3Zr2O12(LLZO)固态电解质由于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10-3 S·cm-1)和对锂金属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固态电池研究。然而,LLZO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在表面生成离子绝缘的Li2CO3层,造成大的界面阻抗,严重阻碍了LLZO基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应用推进。此...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吴成铁研究员与常江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团队通过对传统的白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硅酸盐和磷酸盐等)进行热还原处理,研制出新一代“黑色生物活性陶瓷”,将传统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的应用领域从组织再生拓展到肿瘤等疾病治疗。该研究成果以“Black Bioceramics: Combining Regeneration wit...
全氟化物玻璃陶瓷由于超低的声子能量和独特的构性优势,是一个非常优异的中波红外材料。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与红外材料实验室在全氟化物玻璃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欧洲陶瓷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近日,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与化工学院在先进陶瓷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Low temperature self-densification of high strength bulk hexagonal boron nitride”的学术论文,报道了部分研究成果。海南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杨浩田为第一作者...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显林团队开展了储能电容器用新型无铅介质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该团队以钛酸钡(BaTiO3)为基体,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性能BaTiO3基弛豫铁电体(BaTiO3-Bi(Zn1/2Sn1/2)O3)储能介质材料。通过在BaTiO3基体中引入Bi(Zn1/2Sn1/2)O3,形成A位、B位离子无序,破坏了铁电长程有序,将铁电畴转化为极性纳米微区。利用...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左如忠教授及其科研团队,通过掺杂改性及固相合成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稳定反铁电相结构的铌酸钠(NaNbO3,NN)基无铅陶瓷材料,该材料在电场周期中呈现出重复可利用的反铁电相到铁电相的相变特性、典型双电滞回线特征的极化-电场(P-E)曲线以及完全无负应变的豆芽状应变-电场(S-E)曲线。该研究成果对稳定NN陶瓷反铁电性的机理及其技术路径提出新的思路,在解决NN陶瓷反铁...
2018年7月4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高性能合金与陶瓷材料跨尺度设计与精确控制制备技术”项目验收会在北京举行,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其中,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刘志甫负责,上海硅酸盐所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的“LTCC材料的高通量设计、制备与表征技术研究”课题已于2月8日由科技部在上海组织了验收会,全面完成各项考核指标和研究目标,顺利通过课题验收。
2018年6月13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科研人员在瑞士杜本多夫利用欧洲失重飞机成功完成了国际首次微重力环境下陶瓷材料立体光刻成形技术试验和我国首次金属材料微重力环境下铸造技术试验,试验验证了多项微重力环境下高精度制造前沿技术和新型材料,获得多件完好的陶瓷和金属制造样品及丰富的实验数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