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物理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球物理学 海洋气象学 海洋地质学 物理海洋学 海洋生物学 河口、海岸学 海洋调查与监测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海洋科学相关记录14465条 . 查询时间(0.946 秒)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海洋所获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查清了南黄海海域绿潮后期大量漂浮绿藻的沉降区,并揭示了沉降区生态环境在绿潮发生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相关成果发表于学术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据介绍,大规模绿潮暴发后期,会有大量漂浮绿藻在南黄海海域沉降、腐烂、分解。围绕黄海绿潮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于仁成带领有害藻华与海洋生态安全研究团队,以石莼属绿藻中的主要成分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谭烨辉团队在研究气候变化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Phytoplankton Community Patterns i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 Implications of intensified Kuroshio intrusion during the 2015/...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团队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pecies diversity and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based on cetacean stranding records in China, 1950–2018的论文。研究通过分析我国沿海近70年的鲸类搁浅数据,较为全...
2022年2月10日,自然杂志旗下新期刊《CommunicationsEarth&Environment》(通讯-地球与环境)在线刊登了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曦关于深渊黑碳的最新研究成果“深渊是海洋中一个重要且异质化的黑碳碳汇”。张曦在海洋科学学院许云平研究员指导下,在全球首次报道了深渊沉积黑碳的来源、分布和埋藏通量。这是课题组2021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报告海沟汞污染研究后,在深...
中新社北京2022年2月17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海警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中国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17日向记者解读该方案时指出,要合力攻坚,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现“十四五”时期渤海等三大重点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2022年2月15日发布报告说,受气候变化影响,到2050年,美国周边海平面或平均上升25至30厘米,相当于上个世纪美国周边海平面上升幅度。美联社援引报告内容报道,由于陆地加速沉降,美国大西洋沿岸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高于太平洋沿岸;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部分地区周边的海平面甚至可能上升45厘米。海平面上升会造成更多潮灾。
当地时间2022年2月14日,一项国际研究结果显示,流经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大区的曼萨纳雷斯河是经分析的欧洲河流中受到药物污染最严重的河流,该项研究中还包括泰晤士河、多瑙河、塞纳河等欧洲河流。
全球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当前海水淡化技术的高碳足迹促使人们寻求一种低能耗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膜蒸馏(MD)利用热量驱动水蒸气通过膜,获得高品质清洁水, 是一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海水淡化技术,同时也是诸多零排放工艺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但MD膜通量低是限制该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
来自鲁鲁图(法属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群岛)的蜗牛壳。这些蜗牛在它们最近被收集和科学描述之前就已经灭绝。 图片来源:O. GARGOMINY、A. SARTORI
There are few environments as unforgiving as the ocean. Its unpredictable weather patterns and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s have left large swaths of the ocean unexplored and shrouded in mys...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7日报道,法国科学家创建了一个基于地球海洋和大气层的模型,并修改相关参数应用于火星环境分析。他们据此得出结论称,30亿年前火星上或存在一个液态海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海水监测功能的漂浮式海洋测绘装置,属于海洋测绘技术领域,包括通过钢绞线连接在船体尾部的测绘设备,所述测绘设备包括载板,载板的底面上通过四个固定件固接在两个防锈钢架,两个防锈钢架的两端连接有两个浮筒,浮筒上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的一端处安装有气门嘴;本发明所提供的海洋测绘装置,能够适应各种海洋的复杂状况,能够自动使充气囊张开,避免因浮筒破损进水而造成整体沉没水中的问题,有效保护了海...
2022年1月17日,装备所赴能源与环境(青岛)国际联合实验室调研座谈,并现场参观了海洋工程地质环境原位观测技术与装备实验室和全球地质灾害大数据监测系统。
2021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喻子牛团队主导,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广东海洋大学相关团队,就砗磲幼贝对海洋酸化反应及其机制开展研究的成果“Assessment of the juvenile vulnerability of symbiont-bearing giant clams to ocean acidification”在国际...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崔爽)12月29日,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质量守恒海洋环流数值模式‘妈祖’”正式发布,填补了我国海洋环流数值预报领域的空白,同时该模式在气候变化评估、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等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