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中西相关记录78条 . 查询时间(0.163 秒)
望楼,又称瞭望台、瞭望楼。古代城池中一般设有望楼,它是用以登高观察敌情的防御性建筑。明代为应对倭寇等海上势力的威胁,在沿海冲要与水寨信地布防,形成“沿海卫、守御千户所、营、水寨、烽堠”的海防体系组织。清代绿营防汛制度的确立,以千总、把总分领汛地,在沿边沿海沿江处所及关津要隘派兵驻防。在明清海防建置的时空背景下,中国海岸带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墩台、烽堠、望楼、炮台等军事地理景观,扼守主要海口,逐渐形成一...
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公告”,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欧洲文明研究院院长侯建新领衔撰写的通识课教材《中西文明十九讲》入选推荐书目。
2023年10月17日,由商务印书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新书发布会暨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学术团队重大项目“明清以来中外濒危中西闽方言文献发掘、集成与研究”研讨会在仓山校区举行。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余桂林、国务院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党怀兴、校领导郑家建等二十余位专家参加会议。
本书从中西比较视角考察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研究地域聚焦非洲、欧洲、西亚、南亚和东亚,从早期石核-石片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发展的石核-石片技术、石叶技术、修背细石器技术、细石叶技术、小型两面器、研磨石器和磨刃石器等多个方面开展比较研究。
2023年6月17日上午,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系列讲座”第一百讲在吉林大学正新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教授讲授《中西文化的交汇——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王立新教授主持。
“李约瑟难题”的经典概述是:“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为什么现代科学产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这个“难题”的预设条件存在错误,而正题中的设问则是针对没有成为历史事实的“否定性”问题,不符合历史学的研究原则。近代科学在西欧的勃兴是一种特殊性,而世界其他文明没有独立地发展出近代科学是一种普遍性。
2023年4月22日至2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中西文明比较研究暨刘家和先生从教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开幕式在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会长刘景华出席并致辞,刘家和先生到会并讲话。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皓主持。
1947年,江苏省南通县发生的黄弼卿案引发了南通县中医师公会与南通县卫生院的冲突。南通县卫生院对该案的处置引起了南通县中医师公会的抗辩。冲突的焦点在于中医的行医边界和卫生院的行政权力边界,该案最后由卫生署裁定。卫生法规之间的冲突和不同利益群体的认知分歧是论争产生的原因,也为中医群体的抗辩提供了空间。论争的本质是代表西医理念的卫生行政权力对中医的管控,是中西医之争的继续和发展。黄弼卿案的发展与演进体...
从在郑州举行的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获悉,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考古新发现填补多个空白,特别是金覆面、铜覆面、金泡等器物的出土是商代早、中期墓葬考古首次发现,扇贝形金覆面不仅为商族源流的探讨提供了极具符号特征的文化线索,还为三星堆黄金面具文化的来源提供了确切依据,同时也是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实物体现。
英国哲学家帕菲特认为世界上存在重要之事,并列出了客观理由和主观理由两种划分标准。利己的利他主义和损己的利他主义都不是必然归属于基于道德价值的客观理由,“无人性有德性”和“有德性无人性”假设都面临着普遍性不足的哲学难题。建构重要之事的客观理由需要引入新概念,在乎的伦理维度否定了基于个人分立的假设,为人的相关性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趋同论证在康德主义、后果论和契约论之间寻找共性,同时论证中西哲学之间存在...
丁国瑞是近代天津地区的名医和社会活动家。作为回族精英和地方名医,学界虽已有不少研究,但未对他讨论甚多的中西医汇通问题给予关注,而且也未能从生命史学的视角去呈现其生命历程和精神世界。丁国瑞以传统文化和中医为本位,批判现实中的中医,学习和宣扬西医知识及相关机制,以实现以新守旧、以中化西之目的。通过对丁国瑞生命史和中西医汇通之道的研究,不仅可以在近代中西医汇通史为他上补上一笔,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从这一探...
2022年5月23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西史学比较研究中心在文汇楼C区424会议室举办中心“中西史学比较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暨科研发展研讨会”。陕西省社科联原主席和现任名誉主席、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心主任赵世超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秉忠教授,以及中心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心副主任王成军教授主持。
不同于单独论述中华文明或西方文明的著作,本书将两者荟萃一册,分十九个专题,勾勒出了中西文明的图景,便于读者在一本书中综览中西文明,在比较中认识和思考,文明互鉴,是一部了解中西文明的入门书,可用作大学通识课教材和参考书,也面向对中西文明感兴趣的一般读者。本书为面向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读本,中西兼顾,按专题分别讨论了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诸重要问题,并另立中西文明互鉴篇对中西文明进行比较,涉及政治、经济、法...
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设立闽、粤、江、浙四大海关,广州成为最重要的中西贸易口岸。为加强对中西贸易的管理,“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随着贸易的不断深入,行商拖欠外商债务,成为中西交往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商欠案发生于康熙末年,乾嘉时期不断发展,直至道光年间终结。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上谕档、录副奏折及宫中朱批奏折中,选编有关行商商欠案史料,供研究参考。
《近世之学术》是梁启超经历美洲之行放弃“猖狂言革”的政治主张后又重新续写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八章。它是梁氏历经二十余年的清代学术史书写的开端,背后又牵涉“古学复兴”重建中国文化的取径与旨趣,在梁氏本人及近代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梁氏写作《近世之学术》时,虽然放弃“猖狂言革”的政治主张,但仍有意保留一些“革命”手段对专制政府施加压力,以“破坏之建设”促成立宪政治这一根本目的。这一政治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