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微生物相关记录8060条 . 查询时间(0.653 秒)
本报告以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为主题,在定性资料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利用文献数据库,采用由面到点、由浅入深的分析思路对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研究的整体国际研究态势和技术主题进行了分析,旨在分析目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热点,从而进一步展示中国在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领域内的研发现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微生物资源团队根据根际微生物组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提出了根际微生物组的分类调控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创新团队取得新进展,发现了真核类微生物抗砷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
关于召开“首届全国微生物蛋白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大会”的通知。
2024全国微生物与人体健康学术论坛暨医学微生物学高级师资研修班(第二轮通知)。
微生物学相关课程历来都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以及医、药、农、林等有关专业本科生的核心基础课或重要的选修课,在高校生命科学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微生物学通报》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高等院校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2015年开始与“全国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研讨会”合作,分别于2016年4月、2018年3月、2020年4月和2022年4月出版了四期“高等院校教学主题刊”,得到了国内微生...
2024年4月19日,《微生物学通报》第十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包括线上参会编委)以及期刊联合编辑部成员近70人参加了会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延平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论文,题为“Rewiring photosynthesis by water-soluble fullerene derivatives for solar-powered electricity generation”,该研究利用水溶性富勒烯纳米材料改变光合电子传递方向,从而提高生物光电转化效率。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微生物群落及其残体积累对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和稳定至关重要。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第二大因素,其矿物组成及风化能力可以通过土壤性质影响其发育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和功能多样性。然而,不同母质背景下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关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构建机制及其对有机碳固存的影响仍不明确。探究不同母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对土壤性质和植被输入的响应,及其对有机碳固存的影响机制,对气候变化背景下...
2024年4月17日,“陕西省科学院洛南羊肚菌产业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2024年羊肚菌培训会”在洛南县保安镇小文峪村成功举行,该培训会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和陕西元扈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当地村民、从业农户等近100人参与,共同学习和交流了羊肚菌的栽培技术与市场前景。洛南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主任杨榜柱、洛南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师建荣出席并参加了培训活动。
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人工湿地(MFC-CWs)因其优越的污水净化效率以及产电性能在水污染处理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东北地理所水环境污染与防治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中发现,MFC-CWs相较于传统人工湿地可减少特定气体(N2O、CH4和NH3)的排放(Zhu et al.,2022),同时发现碳源作为共基质,对调节污染物去除和气体生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评估了进水C/N比对MFC-CWs净化效率、碳氮气体排...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研究团队在Phytomedicine上发表论文,题为“Antidiabetic action of the Chinese formula Shouhuitongbian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 of gut microbiota”。该研究通过分子网络技术表征了首荟通便胶囊(S...
2023年度本团队新增科研项目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重庆市博士后基金1项,获准经费110万,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A1论文7篇,A2论文2篇),获准授权发明专利1项。团队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较好进展:
2024年4月18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宏伟研究团队在Phytomedicine上发表论文,题为“Antidiabetic action of the Chinese formula Shouhuitongbian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 of gut microbiota”。该研究通过分子网络技术表征了...
二氧化碳(CO2)作为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浓度增加已深刻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氮循环是由微生物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土壤生产力的维持、环境保护以及土壤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大气CO2浓度升高会通过改变植物-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因此,评估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对CO2(e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对于制定特定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