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地球科学总论 生态系统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932 秒)
大气CO2浓度对陆地碳汇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均匀CO2与非均匀CO2浓度数据,利用地球系统模式,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丹利研究员课题组开展了大气CO2浓度对陆地碳收支影响的研究。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近5亿多年以来地质历史中发生的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81%的海洋生物物种和约89%的陆地生物物种在短短6万年内灭绝。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模式和精确时间大都来自于华南的地质记录,尤其是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的研究表明这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两层火山灰之间,因此,大规模火山喷发自然而然成为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原因的最流行的解释。以往的研究在解释这次灭绝的原因时都归咎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基...
大气CO2浓度增加可提高植被的光合作用速率,从而助力植物生长,又称为CO2施肥效应。CO2施肥效应是造成近几十年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显著增加的最主要原因。然而,全球尺度CO2施肥效应时空变化趋势的定量化评估尚不清楚。
清华大学地学系林光辉教授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碳平衡与管理》(Carbon Balance and Management)在线发表题为“Relationships between above- and below-ground carbon stocks in mangrove forests facilitate better estimation of total mangrove blue ...
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光合作用吸收和土壤呼吸作用释放CO2过程是全球碳循环最关键的过程之一。解析关键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机制及其对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响应对气候变暖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汇管理至关重要。近期我院界面过程与土壤圈演化研究中心宋照亮教授团队研究人员与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中科院地理所及北京师范大学等多个单位研究人员合作,利用通量塔观测、过程模型模拟及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资料研究青藏...
为从机理上理解、评估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在全球共启动了15条全球变化陆地样带,其中2条在中国, 即中国东北样带和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从植物碳氮代谢、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与碳收支及样带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等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围绕中国这2条全球变化陆地样带的最新研究进展,加深了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的理解,提出未来中国全球变化陆地样带研究应充分利用我...
全球/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多台站联网观测、多源异构数据、多模型综合分析、跨领域科学家协同工作等特点。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为基础平台,论述建立碳循环科研信息化环境(e-Carbon Science)的迫切性,系统阐述eCarbon Science的目标、组成、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构建了由“四环境(碳循环数据集成与服务环境、模型模拟环境、可视化分析环境、科研...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是目前生态与环境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阅读和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指出引入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目的是要得到一个重要生态指标清单,以此开展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然后,总结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3种主要方法:指示物种法、指标体系法和指示区域法,并以代表实例阐述了此3种方法的使用。最后指出生态系统健康面临的争议与挑战,如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健康标准或...
大气CO2浓度升高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CO2排放量的增加加剧了地球表层的温室效应,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生态系统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区,CO2浓度的升高对生态系统生产力、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等都有影响,尤其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并加剧了生态系统对氮的需求。碳循环是生态系统重要的能量流通渠道;氮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生态系统...
2010年10月21-24日,973计划“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项目课题验收会在贵阳贵州饭店召开。
“973”计划重要科学前沿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相互关系及其环境影响机制”启动会日前在京召开。全球变化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正向更深层次发展,本项目是我国“973”计划首次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碳、氮、水循环的耦合关系这一复杂的科学问题,并首次强调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综合联网观测、生态过程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联网实验与地面观测—卫星观测—生态过程模拟的集成研究。
通过研究四会地下古森林沉积剖面总有机碳及细根的碳同位素组成, 揭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中晚全新世4.5~0.6 ka BP期间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变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在4.5~0.6 ka BP期间, 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为C3植被. 古森林在4 ka BP左右于湿地环境中开始发育, 在3 ka BP左右与湿地同时消失, 表明在3 ka BP左右该地区的气候可能发生过急剧的变化. 模拟结果显示: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