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 摄动理论 天体力学定性理论 天体形状与自转理论 天体力学数值方法 天文动力学 历书天文学 天体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体力学 上海天文台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67 秒)
2023年4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通过理论推导,剖析了处于旋转自引力平衡椭球天体中的热不稳定性问题,发现了一类全新的轴对称振荡模式(关于赤道面南北对称的)。这种旋转对称性与南北对称性的组合是旋转热对流研究领域最后一类动力学对称性,此前从未被发现。相关研究成果以Letter的形式,发表在《物理评论-流体》(Physical Review Fluids)上。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人员通过理论推导,深入分析处于旋转自引力平衡椭球天体中的热不稳定性问题,发现了一类全新的轴对称振荡模式,同时具备关于赤道面的南北对称性。这种旋转对称性及南北对称性的组合是旋转热对流研究领域最后一类动力学对称性,此前从未被发现。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1月30日以Letter的形式发表在流体力学期刊Physical Review Fluids上。
2023年2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地球自转变化研究团组、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通过对经典的液核磁流体动力学理论的深入研究,首次给出了核幔边界电磁力(Magnetic force)-浮力(Archimedes force)-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相互作用下的赤道受限流体波(称为eMAC波)的分析解模型,并推导出描述该波物理性质的系列解析表达式。该项工作对于...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孔大力在旋转天体内部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揭示了几何形状是建立流体的旋转稳定分层模型的重要因素。这一成果为探索椭球几何中旋转对流不稳定性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参考态,并对大质量辐射平衡恒星的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已被Physical Review Fluids正式接收。
2022年7月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安涛研究员参与的国际团队通过对近邻星系NGC4258星系核心的吸积盘脉泽开展空间VLBI观测,发现存在周期性吸积盘不稳定性的证据。天文学家基于超高分辨率的VLBI技术来观测黑洞周围气体吸积盘的性质,以脉泽源作为示踪天体,揭示了吸积盘中存在的磁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推进了对吸积盘动力学性质的理解。相关研究成果在2022年6月30日的《自然-天文学》上在线出版。
2022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孔大力研究员在旋转天体内部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揭示了几何形状对于建立流体的旋转稳定分层模型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既为研究椭球几何中旋转对流不稳定性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参考态,也对大质量辐射平衡恒星的演化研究有重大的意义。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已被美国物理学会(APS)的流体力学期刊Physical Review Fluids正式接收(请详见文后...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2019年博士招生目录。
应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邀请,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天文学系终身教授葛健博士来我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术交流访问。 访问期间,葛健教授与我台科技人员围绕天文观测技术、天文望远镜终端和天文底片数字化等内容开展了6个主题报告的交流。在交流中,葛健教授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思路给予肯定,并就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开展了激烈的头脑风暴。期间,葛健教授在沈志强台长、侯金良书记等的陪同下走访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6日晚10点,LIGO发布了引力波的重大新闻。这次引力波由双中子星并合产生,而之前几次事件都是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令人兴奋的是这次除了有引力波辐射之外还伴随有从伽玛波段到射电波段整个电磁波谱的辐射。分布世界各地的天文台纷纷将望远镜的焦点指向NGC 4993附近的天区观测这次中子星合并事件。在射电波段,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简称EVN网)也多次参与该引力波...
活动星系核,即活动星系的核心。普遍认为普通星系与活动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质量在百万个太阳质量以上的大质量黑洞,两者的差异主要是普通星系的中心黑洞周围并没有太多物质供它消耗,所以普通星系中心的发光强度远低于活动星系。喷流是活动星系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处激发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的相对论性等离子体流。喷流的尺度可达数百万秒差距(1秒差距=3.26光年,1光年=94605亿千米)。根据活动星系...
应届硕士毕业生;2.或具有硕士学位人员;3.或非本报考专业的博士学位人员;4.或具有同等学力者;5.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定向或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 6.在职人员有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同意报考的证明。
李力刚,男,从事岩石圈动力学、地球和行星流体动力学以及流体动力学并行计算等的研究。首次发现了旋转球壳和圆柱体内热对流的多种新形态(convectionpattern)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新机制。
黄珹,研究员,男,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为科技部973计划重要科学前沿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计划(APSG)中央局主任,国际天文学会“相对论基础天文学”委员会的执委。曾任中科院天文创新基地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卫星动力学、天文地球动力学和空间大地测量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
介绍了 2011 年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常规观测情况。本年度对激光测距接收终端系统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激光接收效率并满足了测距系统观测试验需求。开展了提高大能量激光器输出功率等空间碎片测距系统改造工作,使目标圈次测量成功率达 50%,为该测量技术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介绍了 2010 年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的常规观测和白天千赫兹激光测距情况。在国际上首次对同步轨道卫星开展了千赫兹激光测距,作用距离达 38 800 多千米,测距系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 2 套独立的激光测距系统,开展了激光收发分离测距实验,为行星际异步应答式激光测距模拟试验提供了实测数据。最后概述了空间碎片目标激光测距进展情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