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本主义相关记录46条 . 查询时间(0.138 秒)
2022年10月21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创新团队承办的“人类增强与人本主义的未来”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淮海路院部召开。
杨朱的思想以“贵己”“贵生”“为我”等主张而知名,但如何认识和把握它则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偏差甚至误解。从广义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去定位它是可行的方式之一。杨朱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对人的生命和权利予以了高度肯定,将快乐的最大化看成是人的最好的生活,并由此否定了人被名和物质所支配而牺牲自己的异化(“殉名”“殉物”)。
国家以何为本,关乎国家的性质及其治理的方向,而国家权力的来源则关乎其合法性的建立。这些都扎根于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从而构成广大民众的普遍认识而被接受,并视为天经地义。中国从上古时代就形成了民本主义,颇具民族特色。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传播思想强调,人应当是传播活动乃至所有生命活动的中心,人类的一切造物都不应凌驾于人类自身之上。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成员,弗洛姆将对人性的心理分析和对纳粹极权主义及资本主义的社会文化批判有机结合,并在“诊断病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本主义的解决方案。弗洛姆认为,在法西斯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只能通过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来逃避孤独,个人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是扭曲的,“偶像崇拜”和“机械趋...
2015年8月22-23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办的“新人本主义、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国内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小明与会致欢迎辞,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华南理工大学公共...
在过去的70年中,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了惊人的物质财富,但其所带来的沉重代价也是人们始料未及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正是这种代价的一次展现,它促使人们重新反思经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受唯增长论指导的经济行为所导致的环境与生态破坏使得人们愈发需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构成了反思当前发展模式的另一维度。 当前发展模式的缺陷也影响着发展中国家,并产生了新的问题,如部分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他国家则面...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第三大势力。代表人物中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理论,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促使心理咨询与治疗开始重视人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并推动心理咨询与治疗朝着积极取向发展,如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基...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psychology)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第三大势力。代表人物中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理论,卡尔.罗杰斯(CarlRogers)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咨询理论,促使心理咨询与治疗开始重视人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并推动心理咨询与治疗朝着积极取向发展,如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基...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是美国心理治疗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非指导式咨询(受辅者中心疗法)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郊区。他先入威斯康星大学学农,后为了从事基督教研究和牧师职业而专攻历史。1922年他曾以代表身份赴北京参加国际基督教联盟大会。1924年于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他又进入了当时比较自由的纽约市联合神学院。在那里,他开始接触临床工作,很...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建者之一,心理学第三势力领导人。他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维斯康星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Harry Frederrick Harlow,1905-1981)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
2013年9月18日,海峡两岸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弥勒文化研讨会在浙江奉化雪窦山正式举行。 探寻中国本土化的“宽心之道”,架构佛学与心理学的桥梁,海峡两岸三地文化碰撞。9月18日举行的2013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奉心而化———海峡两岸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弥勒文化研讨会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健康人格心理学课件第五编 存在人本主义的健康人格观。
 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后,有的人迫不及待地发表文章,宣传以人为本就是主张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等等。有人则感到,以人为本有“人”和“本”两个字,似乎很难与人本主义分开。这样的说法、想法流传开来影响很广。我认为这是对“以人为本”的错误解读。很多人是粗心大意,不求甚解。但有的文章是搞文字游戏:抓住表面用词相似,抹杀含义区别,把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相混淆,作似是而非的诡辩。为了分清理论是非,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