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迁地保护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68 秒)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工作人员对茴香砂仁的迁地保护工作历来极为重视,1984年至2017年期间野外引种多达10余次,在南药园、姜园和民族植物园种植分别来自于野外的不同居群。由于可能存在缺乏传粉昆虫、自然结果率低、分株繁殖缓慢等原因,现保存数量不足50株。
2023年4月21日,国家林草局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文世峰一行到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针对我园申报的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基础设施开展现场查验。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相关负责人及专家,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副站长刘广振、四级调研员李宝忠参与现场查验。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被生态学科组以上世纪80年代由华中及其周边地区移栽至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植物为研究对象,从迁地保护植物来源、遗传涵盖度和种间关系差异等方面开展迁地保护成效评价。
现存野生个体仅34株,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巧家五针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被列为全球100种最濒危物种之一。2021年8月11日,记者从昆明植物园了解到,该园内巧家五针松首次结实,标志着巧家五针松在昆明植物园的迁地保护初步成功。
2014年8月24日至26日,“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信息标准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会议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和版纳植物园主办,版纳植物园和中国植物园联盟秘书处承办。来自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北京植物园、昆明植物园、吐鲁番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桂林植物园、厦门园林植物园等11家单位40余人参加会议。
本文对比研究了7种石山稀有濒危植物在石灰岩土壤以及迁移到酸性土壤后的外形特征、生长发育习性及化学元素含量。结果表明,7种石山稀有濒危植物迁移到酸性土壤后发生了以下变化:1)外形变化主要表现为叶片变大变薄,有的植物种子或叶形有变化;2)迁移后开花、结实、落叶期晚1周以上,在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营养生长期没有变化;3)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N、Zn、B、Al的含量增加20%以上,而Ca含量减少10%;4)...
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植物是我国西北荒漠区唯一的常绿阔叶灌木。作者对吐鲁番沙漠植物园迁地保护的两种沙冬青的开花物候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观察, 旨在探讨它们在同一生境条件下开花特性的异同点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 (1) 两种植物在开花频率、花序开放顺序、开花振幅曲线及单花寿命等开花参数上相似, 但在始花时间、单株花期、花序的开花数及开放持续时间与频率分布、开花振幅等参数上明显不同...
2006-10-17 9:24:00     新华网杭州10月16日电(记者 贾真)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最新统计的数字显示,全国60%的植物物种,也就是近18000个物种,已实现迁地保护。   这是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黄宏文16日在杭州召开的“2006中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研讨会”上透露的。   据了解,中国现有3.1万种高等植物,约...
摘要:营养缺乏、过量或不平衡都会直接导致植物生长繁殖障碍甚至死亡, 通过改良土壤或补充矿质元素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植物营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一学科的研究范围已经从传统人工生态系统发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但总的来说, 这一学科还没有真正渗透到珍稀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领域中来。中国各植物园目前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工作, 但人们都只重视了物种的引入, 却忽视了它们在迁地保护过程中业已存在和可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