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 空气相关记录424条 . 查询时间(0.322 秒)
空气污染的形成一般是人为排放、不利天气过程以及外源贡献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不仅受控于本地排放,还受到周边区域污染物传输影响。以往关于污染物的区域输送研究多关注我国华北以及京津冀的污染物区域输送贡献。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在春秋季节存在明显的臭氧(O3)污染问题,污染物的区域输送对东南沿海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贡献却还未有定量。
随着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雾霾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冬季。研究表明,水汽是雾霾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气溶胶吸湿增长不仅可以降低大气能见度,还可以通过液相以及非均相反应促进二次气溶胶生成。观测以及模式的研究都发现伴随雾霾的发生,相对湿度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因此,雾霾发生时常常伴随湿润的空气,亦或是湿润的空气促进了雾霾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深入分析雾霾期间水汽的来源,伴随着人为排放的...
污染源清单是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最重要的输入数据之一,是影响预报准确率的关键因子。传统自下而上源清单由于需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制作成本高,难以快速更新,往往需要1年以上才能更新一次,其不确定性在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快速变化情形下会显著增大,对空气质量预报也引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污染源清单是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最重要的输入数据之一,是影响预报准确率的关键因子。传统自下而上源清单由于需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制作成本高,难以快速更新,往往需要1年以上才能更新一次,其不确定性在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快速变化情形下会显著增大,对空气质量预报也引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空气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所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所属研究所之一。研究所核心团队现有人员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成员包括“曙光”学者1人,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1人,桑麻奖获得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杨帆”计划获得者2人。自200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十二五”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
大气细颗粒物(PM2.5)在高浓度情况下威胁人体健康。纤维过滤是去除细颗粒物的有效且常用的方法。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郑煜铭团队长期致力于高效空气过滤纤维材料的开发。前期工作研发了高容尘特性的驻极纤维滤材【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33 (2020): 116002】,以及高过滤效率、低阻力的微纳复合梯级聚酰胺6/聚苯乙烯/聚氨酯纤维滤材【...
大气细颗粒物(PM2.5)在高浓度情况下,将威胁人体健康。纤维过滤是去除细颗粒物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中科院城市环境所郑煜铭团队长期致力于高效空气过滤纤维材料开发。前期已研发高容尘特性的驻极纤维滤材(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33 (2020): 116002),及高过滤效率、低阻力的微纳复合梯级聚酰胺6/聚苯乙烯/聚氨酯纤维滤材(Jour...
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2022年12月和1-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呼和浩特市2022年1-12月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位列第13位,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22年,全市优良天数合计329天,优良天数比率90.1%(自治区考核指标82.4%),优良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1天,达标率较去年同期提升3.2%。   一是全力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空气质量。以保障环境空...
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和巴彦淖尔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精细化管控,推进空气质量各项指标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全面提升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蓝天常态化。2022年我市优良天数达到了322天,较去年同比增加了19天,优良天数比率达到了88.2%,比考核目标86.4%提高了2.2个百分点,不仅圆满完成...
环境健康专业现行有效标准: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截至2022年10月11日,山西PM2.5平均浓度已降至35微克/立方米,为该省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和世卫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实现里程碑式突破。该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SO2平均浓度、PM10平均浓度、CO平均浓度等多项大气环境指标也持续大幅改善,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2022年9月4-5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论坛以“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题,云集全球大都市生态环境领域专家代表,聚焦“双碳”行动,共同探讨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
2022年8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设施植物环境工程创新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系,共同对日光温室内热负荷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充分利用低品位空气余热等低碳能源供应低品位热力需求。低品位余热是指品位低、浓度小、能量少,不被重视的废热能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上。
推荐性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22)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2年7月11日发布,于2023年2月1日实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