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可预报性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158 秒)
夏季北大西洋涛动(Summer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内部变率最重要的模态,对北半球夏季地表气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图1a-b)。虽然夏季北大西洋涛动的研究起步远远晚于冬季北大西洋涛动,二十多年来也获得了大气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在其对北半球人口密集地区例如欧洲、北美东部、乃至东亚地区气候的影响方面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夏季北大西洋涛动对东亚降...
近期气候变化预测,又称“近期年代际气候预测”,是指对未来2-10年的多年平均的气候异常状态进行预测,被“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列为七大科学挑战问题之一。因其在水资源方面的重要性,青藏高原是科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区域,未来10年青藏高原的降水如何变化是众所关注的问题。
2020年11月7日,由我院徐邦琪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以及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在京顺利召开。
当前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技巧尚未达到其可预报性的上限,并且将以十年提高一天的速度继续增加。据推测,这种提高可以再维持25年到30年。
2020年10月12-14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大气所、香港天文台等多家单位在南海海域对第16号台风“浪卡”实施了地海空天一体化协同观测,利用了包括卫星、火箭弹、多款(有人和无人)飞机、无人艇和追风车等多观测平台,获得了宝贵资料,取得了圆满成功。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近几十年来面对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而南亚地区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干旱、洪涝和热浪等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随着全球变暖都显著增加。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增暖不断加剧,其中以北极地区增温最为显著。与此同时,北极地区海冰极速减少,欧亚大陆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关于北极对极端天气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前沿热点,这在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极端的天气事件会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损失,提前做好这些极端事件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可靠的天气预报不仅依赖于性能良好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还依赖于准确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土壤湿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记忆”大气变化的信息,是影响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因而,对于土壤湿度可预报性的研究,可以为未来天气、气候的预测提供重要线索。土壤湿度的可预报性可以来自于自身的持续性,也可以来自于外强迫因素。近日,我院陆气相互作用团队的朱司光博士和陈海山教授等通过数值模拟,评估了土壤湿度自身持续性和海洋外强迫因子对于土壤湿度可预报性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Climate Dynamics...
为纪念杰出的华人大气科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杰出校友张福青教授,2019年12月22日上午,由中国气象学会指导,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和福建省气象局、厦门市气象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大气动力、高影响天气和可预报性专题——纪念张福青教授”在厦门召开。这个专题由赵坤教授、孟智勇教授、方娟教授以及张庆红教授组织,该专题由谈哲敏教授和孟智勇教授主持。来自...
2020年1月4日-5日,由我校徐邦琪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及其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 项目2019年度学术年会在宁召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李维京研究员、我校何金海教授、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钟中教授、国家气候中心的多位专家,以及项目各课题组组长及骨干成员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年会开幕式由我校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教授...
1月4日-5日,由我校徐邦琪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及其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 项目2019年度学术年会在宁召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李维京研究员、我校何金海教授、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钟中教授、国家气候中心的多位专家,以及项目各课题组组长及骨干成员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年会开幕式由我校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教授主持。
集合预报是减小预报不确定性、提高预报技巧的重要手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集合预报已经成为国际上数值天气预报与数值气候预测的主流方法。集合预报的最终目的是定量预测未来时刻变量状态的概率分布,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可预报性应该用预报与观测的变量场的概率分布的差来刻画。然而,如何评价这类“差”的大小还缺乏相关的研究。穆穆院士等就曾指出,与集合预报有关的可预报性问题,相关研究不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应用层面都...
天气预报是人们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重大活动的举行都要参照当时的天气状况。而像极端高温、暴雨极端事件则会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准确预报未来的天气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预报业务中,一般采用数值模式和经验预报相结合的方式,对未来进行预报。一般情况下,给定一个初始状态,从这个初始状态预报未来的天气状态,就能得到预报时效的上限。但是,对于这个初始状态,它可以提前多久...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晚锁团队,利用GFDL CM2p1海气耦合模式,设计了大量的敏感性试验,深入研究了热带印度洋初始海温误差对IOD事件可预报性的影响,指出初始海温误差能够导致IOD预测发生冬季预报障碍(WPB)和夏季预报障碍(SPB)现象,使得IOD的发生和强度的预报技巧较低。
2019年2月25日上午,由我校徐邦琪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及其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以下简称10-30天专项)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宁召开。吴国雄院士、丁一汇院士、李崇银院士、王会军院士,项目责任专家李维京研究员,江苏省科技厅郦雅芳处长,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及我校等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启动会开幕式由我校科技处处长张新厂主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