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 科考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185 秒)
2023年12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年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共享航次结束,返抵广州新洲码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林强到港慰问并致辞。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固态水储量仅次于南北极。作为地球上近20亿人赖以生存的十多条大江大河和数以千计的大小湖泊的源头,它也被称为“亚洲水塔”(图1)。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联合主席、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等研究人员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上发表第二次青藏科考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亚洲水塔失衡问题。
2022年3月4日上午,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二级巡视员薛强一行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参加青藏高原重点矿产综合报告交流会。科技部战略规划司综合处副处长方叶,科技部平台中心副主任李加洪、综合处王超,中科院科发局副局长张鸿翔、大气海洋与生态环境处处长任小波、地球与资源处副处长赵涛,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王振海、能源与矿业学部办宗玉生,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有色金属与稀...
021年9月8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由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组建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七高原的生长与演化“青藏高原北缘古环境演变和矿床成因”专题科考分队依次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五龙沟、夏日哈木、尕林格、肯德科克、希望沟开展科学考察。科考共采集1000个样品,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北缘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成矿规律。
2021年7月30日上午,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部战略规划司二级巡视员薛强一行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专题调研,围绕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八(资源能源现状与远景评估)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下一步工作计划、科学分析报告框架要点等方面召开交流讨论会。座谈会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院士主持。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部战略规划司综合处副处长方叶、西藏地矿局多吉院...
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二次青藏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科考分队完成浪错采样任务后,在高原上经过7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18日早晨抵达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逾4700米的公珠错开展科考工作。
青藏高原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重点研究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南京古生物所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古地理学研究,以及探讨高原隆升过程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以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青年科学家为主的地层古生物研究团队,正在执行我国第二次青藏的科考任务。
近日,青海盐湖所地质与环境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袁秦分别在《Climate of the past》期刊上发表题为“Aridification signatures from fossil pollen indicate a drying climate in east-central Tibet during the late Eocene”(https://doi.org/10.5194/cp-16...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队19日从兰州出发,开始对中巴公路喀什至红其拉莆口岸全长424公里范围进行为期15天科学考察。
2020年6月21日至7月1日期间,由青海师范大学牵头组织,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等共同实施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任务“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环境健康”专题团队赴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本年度第一次科学考察活动。
近日,青海盐湖所盐湖地质与环境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凌智永博士在《Geomorphology》上发表了题为“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eolian sediments in the Yarlung Tsangpo catchment, Tibetan Plateau, and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since t...
2019年2月2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完成中巴印度洋联合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返抵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本次任务是“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入列后的首个远洋调查科考航次,也是深化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友好合作的一次重要科学合作。
2018年5月9号,我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蔡元峰教授与来自美国、新西兰、英国、德国、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和中国的33名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76次航次的科学家与25名海洋技术专家搭乘“乔迪斯﹒决心号”钻探船(JOIDES Resolution)来到位于南太平洋“兄弟火山”(Brothers volcano)火山口上方的预定海域位置。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IODP376航次的成员将在这里...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李院生2011年11月2日在“雪龙”号表示,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南极完成120米的深冰芯导向孔的钻探工作,为下一步钻探最古老冰芯做准备。
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10年12月5日顺利抵达南极中山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