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病理学 菌核病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132 秒)
随着桑葚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展,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桑椹的产量,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收益。因此,为促进桑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其提出综合性防治技术。
2024年2月以来,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连续遭遇两轮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尤其是2024年2月下旬低温持续时间长,冬油菜正处于现蕾抽薹至开花初期,降雪或冻雨等低温寒潮天气导致部分油菜叶片受冻、蕾薹结冰、茎杆破裂,生长放缓,抵抗力降低,增加了油菜菌核病感病风险。随着气温回升,田间温润条件会进一步促进菌核病菌核提前萌发产生菌丝或者子囊孢子进而侵染油菜茎基部。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24年3月份我...
为监测病原和病害发生发展动态、病菌发育与作物感病和适合发病天气的吻合度, 及时发布病情预报, 指导适时防治, 2016年全国15个省 (区、市) 86个区域测报站按照《油菜菌核病测报技术规范》开展油菜菌核病病情调查, 结果发现, 2016年全国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大、区域集中、发生程度重; 前期病情接近常年, 后期病情扩展迅速。病害流行的原因主要有:田间菌源充足, 子囊盘萌发早; 子囊萌发盛期与油菜...
【目的】在大田环境下建立快速有效的大豆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为大豆抗菌核病育种服务。【方法】采用收集不同地区和寄主来源的菌核病分离物,经PDA培养基再生培养,再接种麦粒形成麦粒接种体,利用微创结合锡箔纸捆绑麦粒接种体的方法建立大豆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结果】不同大豆种质间的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分离物间的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而重复间的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差异不显著,...
油菜菌核病是由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是世界范围内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害主要通过感染了核盘菌子囊孢子的花瓣落在植株茎、叶上来侵染植株。本实验采用添加了两种不同PH指示剂的改良型Steadman’s培养基检测被子囊孢子感染的花瓣,样品采自合肥的两块不同试验田,在油菜花期(3月下旬~4月中旬)每天采摘新鲜花瓣在室温下培养,结果表明整...
[目的]探明人工摘叶措施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不摘叶为对照,研究终花期摘叶1次和盛花期、终花期各摘叶1次及盛花期、终花期、终花期后7 d各摘叶1次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情况。[结果]结果表明,摘除病、老、黄叶具有明显的抑制病害扩展蔓延的作用;摘除病、老、黄叶对油菜菌核病的流行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摘叶较不摘叶处理的平均有效荚数、每荚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产...
[ 目的] 研究保护地蔬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方法] 在2003 ~2006 年研究菌核病病原菌侵染循环的基础上, 探讨菌核病的 综合防治方法。[ 结果] 蔬菜菌核病病菌多为核盘菌, 在土壤中以菌核的形式越冬, 形成第2 年的侵染源。幼嫩果实较老熟果实容易发 病。温度20 ℃左右, 大棚相对湿度在85% 以上, 有利于病菌发育, 发病较重。蔬菜栽植密度过大和病田连作地菌核病发病较重。生...
油菜的生育期长, 病害种类繁多, 造成为害的原因复杂。在病害中为害最严重是菌核病, 其次是病毒病。综合国内外的文献资 料, 概述了菌核病与病毒病的发生特点、侵染循环、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施氮量间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差异均极显著; 施氮量300 ~375 kg/ hm2 与0 ~225 kg/ hm2 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差 异极显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以施氮量375 kg/ hm2 最高, 平均为15 .19 % 和13 .21 ; 不施氮的最低, 平均为7 .04% 和4 .62 。施氮量0 ~375kg/ hm2 的处理产量损失率平均为3 .56 % ~18 ...
车前草菌核病是车前草上一种新病害。经鉴定病原为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rum(Lib.)de Bary。氮肥施用过量,降低抗病性,车前草抽穗期,阴雨天多,发病重,病情指数为51.2;施用生物有机肥,喷施叶面肥,增强抗病性,发病轻,病情指数为5.7。室内拟菌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治萎灵和瘟失顿的抑菌率和防治效果均最佳,其抑菌率分别为100%和95%;防治效果分别为96...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长后期的一种主要病害,近三年来该病在我县连续大发生,严重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由于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在本地的长期使用,防效已明显下降,多菌灵类药剂防效一般仅20%左右,2002年抗性检测,抗性菌株已达70%。为研究寻找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了有关试验示范。
本文通过几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太湖地区在目前栽培条件下油菜菌核病流行的新规律,为进一步控制该病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病原的一些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对病害致籽的损失进行了估计。
研究不同施药适期及防治次数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以盛花初期与盛花中期各喷药1 次防 效最好, 盛花中期与终花期各喷药1 次和盛花中期喷药1 次防效次之。油菜盛花初期的生物学特征为主茎开花株率95% 以上、主茎开 花数占主茎总花蕾数15% ~20 % 、一次分枝开花率20 % ~30% ; 盛花中期生物学特征为一次分枝开花枝率100 %、二次分枝开花枝率 25%...
1996-2002年以5µg/ml为检测标准,对通州市油菜菌核病抗药性进行了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已在大范围内对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产生了抗性,导致其防效显著下降,其中抗性比例最高达100%,离体和活体抗性程度测定表明,其抗性菌株皆为高抗菌株,EC50 >100µg/ml,MIC(最小抑制浓度)>1000µg/ml。为了解决此问题,筛选出了高效的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