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学 光催化相关记录28条 . 查询时间(0.175 秒)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酸锌碱金属化合物在光催化下针对氯酚类污染物脱氯的方法,该方法以氯酚为污染物,在硼酸锌碱金属化合物位硼酸锌钾,硼酸锌钠,硼酸锌钾钠的存在下,在汞灯(主发射波254 nm)照射下对其进行脱氯,在15 min内,脱氯的效率可达97% 以上,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及离子色谱仪分析,发现该类氯酚最终降解为苯酚,对苯醌及含氯的溶液。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能高效、快速的...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课题组与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Photocatalytic direct boryl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羧酸类化合物在可见光催化下的直接脱羧硼化方法学。
2023年8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精细化工研究室有机硼化学与绿色氧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戴文团队,在多相光催化硼化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选用易于制备的硫化镉纳米片作为多相光催化剂,利用光生电子—空穴的协同氧化还原作用,通过选择性硼化反应,实现了烯烃、炔烃、亚胺以及芳(杂)环的高值转化,合成了硼氢化和硼取代产物。 氮杂环卡宾硼烷(NHC-BH3)由于化学性质稳定且制备方法简单,20...
2022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研究员章福祥团队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Kazuhiko Maeda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合成了层状结构的宽光谱捕光催化新材料β-ZrNBr,其吸光带边可至530nm,表现出较优异的光催化水分解半反应制氢和放氧、光催化半反应还原CO2制甲酸等功能。
人为衍生排放进入环境大气中的NOx存在浓度虽极小(ppb级),却是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损耗的主要元凶,并对人体呼吸和心肺系统有强烈刺激和伤害作用。相比传统的NOx治理技术(包括吸收、吸附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处理技术等),纳米光催化净化技术可利用太阳能在常温常压下实现环境大气中低浓度NOx的去除,被认为是保卫生态环境和有效处理污染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然而,目前仍然需要克服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来拓宽光催化净...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三维花状CeO2/TiO2异质结光催化剂,然后以甲基橙(MO)为模拟有机污染物,在氙灯照射下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花状结构由纳米片和纳米颗粒复合而成,纳米片上均匀地附着CeO2颗粒。Ce/Ti的物质的量之比(nCe/nTi)和溶剂热时间影响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当nCe/nTi=0.1、溶剂热时间为6h时,CeO2/TiO2的光催化活性达到最佳,氙灯照射50min的降解率达...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副教授舒伟课题组围绕绿色精准催化主题,在可见光催化的选择性转化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和ACS Catalysis等化学领域高水平期刊上。
介晶(mesocrystals)是一类由纳米晶以结晶学有序的方式自组装而成的纳米粒子超结构。由于结合了单个纳米颗粒和有序介尺度结构(从几纳米到几个微米)使得介晶产生很多新的集合特性,在催化、气敏、光电、生物医学、能源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钒酸铟(InVO4)作为钒酸盐之一,具有较窄的带隙能,能够充分利用太能光,已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水分解,CO2还原和可见光环境净化领域等,但在光催化固氮方面...
高效利用地球上丰富的太阳能、热能和机械能,在制备可再生燃料和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其中光催化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方式。然而,由于其不充分的光吸收、电荷分离和表面反应动力学,光催化反应仍然较难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引入外部激励对光催化反应的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如微波辐射、机械振动、温度扰动、电场以及磁场作用,这些外场主要是通过促进半导体的电荷分离...
将CO2光催化转化为太阳能燃料,在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可谓一举两得。同时有望应用于地外人工光合成,利用太空舱密闭环境中的废弃CO2,或地外天体环境中丰富的CO2资源,原位、快速、可控地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为氧气和含碳燃料,大幅度降低载人航天器的物资供应需求,支撑可承受、可持续的载人深空探索。这一反应多发生在半导体表面,涉及多电子/质子转移等复杂过程。近十年来,光驱动CO2加氢成C1物种已经取得了很好...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金龙教授和王灵芝教授团队,在多孔材料负载掺杂改性的光催化小分子选择性转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相继在线发表于催化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学会催化学报》。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宇研究员团队通过低温水解法,成功实现了g-C3N4/TiO2纳米光催化溶胶的宏量制备。该技术避免了粉体催化剂的固载问题,通过喷涂即可得到附着力超强(0级)的薄膜材料。随后,该团队通过在两条平行路面上,对比喷涂上述光催化溶胶,系统研究了g-C3N4/TiO2薄膜的NOx净化效能,考察了环境因素(太阳辐照、车流量、风速风向等)的影响。外场观测结果显示,涂覆后的路面局域NOx浓...
异构光催化剂有望广泛应用于水分解、二氧化碳还原等人工光能转化。光生电荷的分离和输运是决定人工光能转化系统效率的绝对因素。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不同晶面可以有效实现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但是,晶面导致电子空穴分离的动力机制,目前尚未得到解释。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带领科研团队历经7年攻关,成功研发出治污新材料,该材料由三维石墨烯管和黑色二氧化钛两种特殊材料混合而成,太阳光照射2周内,可较明显改善水质,帮助污水变清。部分成果今年初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现已在上海、安徽等地成功示范。该技术的治污原理是“物理吸附+光化催化降解”。三维石墨烯管作为关键的光生载流子分离和传导网络,实现集污染物的高效吸附与可见光响应...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朱剑博士、范峰滔研究员和李灿院士等人利用自主研发的空间分辨表面光电压谱和开尔文探针成像系统研究助催化剂在太阳能燃料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发现纳米尺度助催化剂可以有效调控光催化材料内建电场的方向和大小,在界面处形成高达2.5kV/cm的内建电场,局部的光电压值可达到80倍的增强。该研究揭示了助催化剂增强光催化甚至热催化性能的新机制。文章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