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毒素相关记录1392条 . 查询时间(0.174 秒)
2024年4月10日,国际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小麦团队在抗赤霉病毒素积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Detoxifying bacterial genes for deoxynivalenol epimerization confer durable resistance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in wheat)。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海洋甲藻产生的一类高活性神经毒素,能够在贝类体内累积,威胁人类健康与海洋生态安全。我国近海曾多次发生麻痹性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事件。链状裸甲藻毒素(GC toxins)是新近发现的一类麻痹性贝类毒素组分,具有脂溶性特征,明显有别于其它水溶性的麻痹性贝类毒素组分。目前,对于GC毒素在海产贝类中的代谢过程和毒性效应仍缺乏深入了解。
2024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陈昌斌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刘宁宁和王慧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fungal-host interactome mapping identifies host targets of candidalysin”的研究论文,首次绘制真菌-宿主相互作用组图谱识别...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致病细菌中用来区分有益分子和有毒分子的“条形码”系统。研究显示,许多细菌可扫描遗传密码,以了解保留哪些蛋白质,排出哪些蛋白质。而这些被排出的蛋白质通常对人体细胞有毒,因此细菌区分蛋白质的能力对是否会导致传染病至关重要。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斑钳蝎毒素抗白癜风多肽组分的制备方法和其应用,该方法以条斑钳蝎毒素为研究对象,电刺激法提取粗毒素,采用冷冻干燥机、凝胶色谱、离子交换色谱、透析分离制备得到条斑钳蝎毒素多肽组分。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分离制备方法更科学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蝎毒素多肽组分,生产工艺更简单及合理,使产品质量有了进一步保障,为蝎毒素多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合格的原料药,也将为治疗白癜风疾病药物的开发及蝎毒资源可...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蟾蜍毒素中制备蟾蜍二烯内酯的方法及其用途,该方法以蟾蜍毒素为原料,先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脂肪酸成分,脱脂之后的毒素再用PBS缓冲溶液低温搅拌提取蛋白,离心,然后将沉淀物用乙醇溶剂提取,减压浓缩回收溶剂,得到浸膏蟾蜍二烯内酯;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含有9个蟾蜍二烯内酯类化合物主成分,同时总蟾蜍二烯内酯类成分含量高于85%,符合中药有效部位总提取物含量达到50%以上的要求。进行...
2023年12月3日,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强胜教授团队题为“Alternaria TeA toxin activates a chloroplast retrograde signaling pathway to facilitate JA-dependent pathogenic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链格孢菌毒素TeA杀草过程中EXECUTER...
本发明公开了草地贪夜蛾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 Cry1F毒素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SEQ ID NO.1所示的特异性正向引物F和SEQ ID NO.2所示的特异性反向引物R对草地贪夜蛾基因组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对PCR纯化产物直接测序,根据测序色谱图鉴定草地贪夜蛾个体腺苷三磷酸(ATP)结合盒转运蛋白C2基因第15号外显子是否发生了12?bp的碱基插入,且一次性区分出所述抗性基因的...
2023年来,水华、赤潮现象频发,故监测藻类及其代谢物浓度对于水质监测意义重大。微囊藻毒素是一类具有强烈促癌作用的环状寡肽肝毒素,在众多蓝藻毒素中其毒害能力最强。它的致病机理是通过抑制肝细胞中蛋白磷酸酶的活性,诱发细胞角蛋白高度磷酸化,致使哺乳动物肝细胞微丝分解、破裂和出血,同时会对动物的肾脏等器官作用导致生理病变。然而,以往开发出的多种检测微囊藻毒素的方法复杂且昂贵,因此先进的荧光纳米传感器在检...
近日,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精准医疗单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固态孔器件在细菌内毒素、癌基因构象鉴别及蛋白与核酸特异性作用监测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2023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精准医疗单分子诊断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固态孔器件在细菌内毒素、癌基因构象鉴别及蛋白与核酸特异性作用监测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传感器、生物电子、化学、工程、应用材料、界面配位化学综述上。  
清洁饮水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底线,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目标之一(SDG 6.1)。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全球许多湖泊普遍受到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困扰。蓝藻水华会释放大量的微囊藻毒素(MCs),MCs具有肝毒性,对肝脏、肾脏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并促进肿瘤活性,国内外已报道多起由MCs引起的人或动物染毒事件。例如,2007年大规模有毒蓝藻水华暴发引发了我国无锡市饮用水危机...
2023年7月27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研究员王晓雪团队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合作,以细胞/基因治疗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发了一种利用毒素-抗毒素系统作为克隆筛选标记的小骨架质粒载体并命名为太质粒(Tiniplasmid)。这一毒素-抗毒素(TA)系统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发表在在微生物工程应用类经典期刊Metabolic Engineering上。博士研究生陈...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方法
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团体标准工作管理办法》等规定,我学会组织起草了《葡萄球菌肠毒素测定 ELISA试剂盒法(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3年8月11日前将相关意见反馈学会秘书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