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文学 等离子体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235 秒)
2023年7月14日,由原子能院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以及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展了“处于等离子体环境中7Li(D, n)(氘离子与锂-7离子发生聚变反应产生中子)天体物理S因子的首次实验测量”研究,为未来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测量核反应参数提供了研究参考,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和激光核物理相关研究在核物理基础和高能量密度...
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常经历溅射、碎裂、烧蚀和蒸发等过程,电离背景大气并产生等离子体尾迹,激发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并产生不同尺度背景电离层扰动,在高空产生持久的金属离子原子层,改变背景电离层和大气成分。全过程探测进入地球大气层后的流星体,对充分认识流星体以及理解流星体如何影响近地空间环境的相关问题非常重要,如:地外物质注入的通量和方式,来自彗星/小行星等不同母体的流星体对近地空间环境的影响方式,不同类型...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研制的天问一号火星离子和中性粒子分析仪(MINPA)在奔火阶段对太阳风观测的两项研究成果被EOS作为“Editors’ Highlight”进行报道。
不同于实验室等离子体粒子频繁碰撞,空间和天体等离子体主要表现为无碰撞特性,等离子体波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主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控制)粒子动力学行为以及相关的能量传输过程。波粒相互作用导致粒子能化和波动能量耗散,波能化粒子机制被广泛认为是日冕加热和太阳风加速的主要机制之一,波耗散机制也被认为是太阳风湍流耗散的决定性机制。波粒相互作用还进一步用来解释星冕加热、吸积流内电子和离子热不平衡等问题。因而...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和洛阳师范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发表研究。该研究结合了观测和模拟手段发现,耀斑环上方的高温扇形结构(SAF)内可能存在一个强压缩的分界面,其中密度、温度和湍流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21年2月15日,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慧眼(The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 HXMT)卫星的最新科研成果:通过分析慧眼卫星观测数据,发现了黑洞双星中逃离黑洞强引力场向外高速运动的等离子体流(简称,冕),并且首次在黑洞双星中观测到冕的速度演化。研究表明,冕趋向黑洞收缩的同时,也以相对论速度向外运动...
2020年12月7日,太阳表面发生大型喷发,它发射出的等离子云被抛射入太空,10日抵达地球,或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太阳x射线天文学实验室表示,大约在莫斯科时间10日凌晨四点,密集的太阳气体与地球发生了接触。
近日,紫金山天文台太阳活动多波段观测与研究团组的徐喆博士和季海生研究员等对一例运动黑子的磁流体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观测与分析。该黑子在快速运动的过程中,前方的等离子体流动引起了显著的磁场增强,并形成类半影结构。经过观测分析与理论计算,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一例由运动等离子体所造成的局地磁场放大的现象。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盛政明教授和陈民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子刊[Science Advances 6, eaaz7240 (2020)]上以“Extremely brilliant GeV γ-rays from a two-stage laser-plasma accelerator”为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利用两级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产生极高亮度GeV伽马射线辐射的新方案。该研究方案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何飞、尧中华、研究员魏勇,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张效信,北京大学教授濮祖荫、宗秋刚,山东大学教授史全岐等结合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云三号卫星广角极光成像仪极光图像、国际卫星遥感和就位探测数据、以及地磁台站数据(涉及9颗不同轨道卫星和2个地磁台站系统),首次发现了PSW证据,证明了极光边界波动(命名为“锯齿极光(Sawtooth Aur...
磁流体力学波动(MHD波动,通常指阿尔芬波、快磁声波和慢磁声波)是空间等离子体中频率远低于离子回旋频率的波动,也是主要的行星际太阳风扰动。在太阳风就地观测中,阿尔芬波比较常见,而快/慢磁声波则由于强的朗道阻尼相对少见。然而,一些局地激发机制的存在使得我们依然有机会在行星际太阳风中观测到快/慢磁声波。比如,小尺度波动和大尺度太阳风剪切流或磁场梯度结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多种MHD波动;此外,理论上认为阿...
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可对人类的航天、通信、导航等带来诸多影响。其实,在地球上也存在着一种“太阳耀斑”,它给人类制造麻烦的本领,可一点不亚于天上的那个大火球。
2017年7月24日至28日,由山东大学(威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东亚实验室、空间、天体等离子体暑期学校与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闻天楼举行。会议由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家100余位从事等离子物理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参加。
2016年9月18日,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公布了嫦娥三号“地球等离子体层特征及其对太阳活动的响应研究”研究团队的一项新成果。其搭载的极紫外相机不仅首次实现了在月球上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定点观测,并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等离子体层侧面大视场动态观测结果。这一成果已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
2016年6月21-25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太阳大气中的精细结构及其波动过程与加热机制”(项目批准号:41531071)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主办的“太阳和空间等离子体精细结构动力学研讨会”在浙江湖州顺利召开。来自太阳物理、空间科学以及等离子体物理研究领域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