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大气科学 CMIP5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058 秒)
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增加了风暴潮、洪水、海岸侵蚀和咸潮入侵的风险。因此,预估海平面变化对于沿海地区制定适应政策颇为重要。动力海平面(DSL)是模式重点研究的区域海平面变量,是由海水密度和海洋环流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的重要部分。通常认为,DSL未来预估的可靠性取决于气候模式对DSL当前状态模拟的能力,因而评估气候模式对DSL的模拟能力较为重要。
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增加了风暴潮、洪水、海岸侵蚀和咸潮入侵的风险。因此,预估海平面变化对于沿海地区制定适应政策颇为重要。动力海平面(DSL)是模式重点研究的区域海平面变量,是由海水密度和海洋环流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变化的重要部分。通常认为,DSL未来预估的可靠性取决于气候模式对DSL当前状态模拟的能力,因而评估气候模式对DSL的模拟能力较为重要。
东亚夏季风对东亚地区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影响。近年来,由东亚夏季风异常引发的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社会经济损失。
东亚夏季风对东亚地区有着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影响,近年来,由东亚夏季风异常引发的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随着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有的研究表明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由于地形复杂和模式局限,合理再现东亚夏季风气候态和年际变率仍是挑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中心陈文研究员团队利用CMIP5CMIP6模式资料,对比分析了其对东亚夏季风气候态和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研究表明,相较于CMIP5模式,CMIP6能更合理地再现东亚夏季风的气候态低层环流场,对气候态季风雨带的模拟也有所改...
为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危机,2015年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提出希望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革命之前水平之上的2℃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内。中亚干旱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理中心区域,是连通欧亚地区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桥梁。理解该区域的未来气候变化特征,可为正确应对气候变化、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那么,在未来百年中亚地区的高影响极端气候事件...
北大西洋海温多年代际振荡(AMO)是气候系统内部多年代际变率的主要模态之一,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AMO及其气候影响还受到外强迫,如太阳辐射、火山和人类气溶胶等的调制。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基于过去100多年的观测资料、历史模拟数据分析,或利用观测AMO/淡水通量异常等模拟试验,均很难区分来自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和来自外强迫的AMO影响部分。
大气顶入射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系统最重要的能量来源。由于太阳常数观测的不确定性,气候模式所使用的太阳常数略有区别,但是所有模式都使用了常规的算法来计算太阳高度角[Green,1985]。太阳常数和太阳高度角决定了大气顶入射太阳辐射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理论上,如果忽略一天之内太阳赤纬的微小改变,日平均的大气顶入射太阳辐射应该是纬向均匀的。
应用CRU 3.1气温资料和GPCC V6降水数据,系统评估了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中17个耦合模式对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区的长期气候变化的模拟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下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未来的气候变化情景. 结果表明:大多数模式都能模拟出全球陆地以及典型干旱半干旱区观测气温时空...
使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3和最新的第5阶段中共42个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 首先定量评估了它们对于当代东亚冬、夏季风气候态的模拟能力; 而后在SRES A1B中等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或者RCP4.5中等偏低辐射强迫情景下, 根据择优选取的31和29个气候模式分别对21世纪东亚冬、夏季风变化进行了预估研究. 结果表明: 相对于1980~1999年参照时段, 21世纪东亚冬季风强度整体上变化不大, 在...
利用CMIP5耦合模式结果对RCP4.5和RCP8.5情景下的中国降水和东亚大气环流未来演变特征进行了预估研究. 结果表明, 到了21世纪末, 中国年降水量将显著增加. 其中, 中雨、大雨和暴雨发生频次都明显增加, 强度增强, 而毛毛雨发生频次在全国范围内明显减少. 中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小雨增加的结果; 东北和华北地区中雨的增加对年降水量增加的贡献最大; 南方地区年降水量的增加主要...
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组织了气候模拟和预估试验,有来自全球的20多所研究机构参与,目前已有23个模式研究中心发布了42个模式的试验结果。CMIP5所有数据通过地球系统网格联盟(ESGF: the Earth System Grid Federation)发布,数据分布在全球16个数据节点上,提供了5个网关进行模拟数据的下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