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地质学相关记录33992条 . 查询时间(1.671 秒)
祁连构造带位于我国三大主要板块(华北、华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是中亚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由七个近平行且呈北西-南东走向的构造单元构成,由北向南分别为阿拉善地区、河西走廊地区、北祁连山地区、祁连地体、南祁连山地区、北柴达木地区(欧龙布鲁克地区)和柴达木地体。它们之间常发育奥陶纪的蛇绿岩带,表明祁连山及邻区当时主要为开阔海或弧后盆地环境,属于原特提斯洋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祁连山及邻区虽然现如今...
2023年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院士等合作,在海洋岩石圈水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定量计算了全球海洋板块水化率的分布,揭示了俯冲带是海洋板块,尤其是地幔水化作用的关键场所,研究成果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 NSR)上。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帆为论文第一作者,院士林间为通讯作者...
新生洋盆的形成是地球板块周期性汇聚和离散旋回(威尔逊旋回)中关键的第一步,而探秘初始洋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幔源区特性是理解海底扩张初期新生洋盆形成时地幔动力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加利福尼亚湾是东太平洋北部的一个狭长的边缘海,北部仍以陆壳为主,代表大陆裂解阶段,南部以洋壳为主,为海盆扩张阶段,中部的瓜伊马斯盆地记录着海底扩张早期的初始洋壳组分和洋中脊岩浆作用的关键信息。为了探讨瓜伊马斯盆地新生洋壳的地...
新生洋盆的形成是地球板块周期性汇聚和离散旋回(威尔逊旋回)中关键的第一步,而探秘初始洋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幔源区特性是理解海底扩张初期新生洋盆形成时地幔动力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加利福尼亚湾是东太平洋北部的一个狭长的边缘海,北部仍以陆壳为主,代表大陆裂解阶段,南部以洋壳为主,为海盆扩张阶段,中部的瓜伊马斯盆地记录着海底扩张早期的初始洋壳组分和洋中脊岩浆作用的关键信息。为了探讨瓜伊马斯盆地新生洋壳的地...
2021年2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虎勤教授带领的生物信息人类学团队与厦门大学王传超教授及哈佛医学院David Reich教授展开深度合作,联合全球43家单位,85名共同作者在Nature期刊上在线发表文章“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Human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基因组学解析东亚人群形成历史》...
2023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黄小平研究员团队在河口咸淡水混合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方面取得了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The distinct phases of fresh-seawater mixing intricately regulate the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in a high ru...
凝心聚力建功新时代,奋发有为谱写新篇章,为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精神,促进“双碳”背景下草学学科与各相关学科交融拓新,2023年12月7日,草业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冯晓娟研究员,做客第十九期“启明论坛”,报告主题为“全球变化下土壤有机质的分子动态”。
87Rb-86Sr, 147Sm-143Nd, and 146Sm-142Nd 同位素体系是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研究中重要的定年和示踪工具。Rb、Sr、Sm 和 Nd 都是不相容元素,Rb-Sr体系中母体Rb 比 Sr 更不相容,Sm-Nd 体系中则是子体Nd 比 母体Sm 更不相容。因此,87Rb-86Sr和147Sm-143Nd体系作为互补。另外,灭绝核素146Sm衰变为142Nd的半衰期为10...
87Rb-86Sr, 147Sm-143Nd, and 146Sm-142Nd 同位素体系是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研究中重要的定年和示踪工具。Rb、Sr、Sm 和 Nd 都是不相容元素,Rb-Sr体系中母体Rb 比 Sr 更不相容,Sm-Nd 体系中则是子体Nd 比 母体Sm 更不相容。因此,87Rb-86Sr和147Sm-143Nd体系作为互补。另外,灭绝核素146Sm衰变为142Nd的半衰期为10...
2023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深部地球物理团队联合多家海洋单位在南海珍贝-黄岩海山链的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Tectonophysics(《构造物理》)上,博士贺恩远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赵明辉为论文通讯作者。
四川盆地埃迪卡拉系(即震旦系)灯影组已发现威远和安岳等大型-超大型天然气田(图1a和b),且近年来在震旦-寒武地层又陆续有天然气重大发现,显示该区域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明确该区深层油气的烃源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对于进一步推动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利用生物标志物、总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以及沥青Re-Os同位素年龄等指标,将该区深层油气的来源锁定在了埃迪卡拉系与下寒武统烃源岩(...
2023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深部地球物理团队联合多家海洋单位在南海珍贝-黄岩海山链的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Tectonophysics(《构造物理》)上,博士贺恩远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赵明辉为论文通讯作者。
2024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的研究团队,在热点-转换断层-洋中脊相互作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项研究由研究员张帆和院士林间团队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涛、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周志远共同完成,相关成果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地球物理研究快报》,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张一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利:一种利用探地雷达获取田块尺度土体构型信息的勘测方法
2023年1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我国第一批55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由精密测量院牵头申报的湖北洪湖站(湿地)成功获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站)是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工作中发挥“控制性”作用,主要任务是“样地监测、积累数据;天地一体、地面验证;发现问题、服务监管;专题研究、培养人才”,是构建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迈出的关键一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