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学相关记录235条 . 查询时间(3.741 秒)
丁增富,男,1970年12月生,安徽庐江人,硕士,副研究员。现任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副所长。
贺明阳,男,博士,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副研究员,果品品控物流保鲜方向负责人;美国康奈尔大学、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以色列农业部Volcani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后。主要从事果品品质提升和采后品质保持、商品化处理、冷链贮运等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致力于果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体系建设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重庆市各级科研项目17项,主研参与国家级研发项目5项。发...
雷天刚,男,1979年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柑橘优异种质资源发掘、种质创制、分子标记开发和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重庆市科技创新专项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作为主要选育人选育柑橘新品种5个,...
权银,男,1970年生于四川阆中,工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在职硕士,副高级职称。
王福生,长期致力于柑橘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系统性评价柑橘种质资源,找到性状特异的种质,利用转录组、代谢组、基因组等多组学技术揭示特异性状的调控机理,创制新种质,培育新品种,为柑橘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目前主要围绕柑橘类柠檬苦素的调控机理开展研究。
傅仕敏,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柑橘黄龙病菌遗传进化、血清学及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相关研究。
2024年4月1日,李培武院士带领团队莅临河南新密市考察油菜生产及产业发展情况,并进行技术指导。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会伟、油菜研究室主任张书芬及团队成员陪同下,李院士一行考察了新密市袁庄乡乱石坡村的千亩梯田油菜花海、双低菜籽油加工车间和电商工作室。正是油菜盛花时节,众多游人在花间观赏游玩,一路欢声笑语,尽享春日美好。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所谓新质生产力,是指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近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再次入选河南省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近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栽培与耕作研究室主导的《夏玉米水肥高效单产提升栽培技术》,入选河南省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近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导的《移栽稻节水减肥栽培技术》,入选河南省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
烤烟作为河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长期以来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种烟成本逐年攀升,植烟风险增加,烟农收益稳定性受到挑战,烟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吴照辉副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成功探索出一种利用冬闲烟田种植多用途油菜的新技术模式。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郑青贮2号”玉米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并按照院知识产权管理有关规定对“郑青贮2号”生产经营权对外许可进行公示。
2022年10月,河南省下发了《河南省酸辣粉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提出要让“河南酸辣粉”品牌知名度响彻国内外,支持通许县打造“中国酸辣粉之都”。2023年2月,通许县被正式授牌为“中国酸辣粉之都”,酸辣粉产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马铃薯作为主粮化作物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面积有所减少。主要存在品种结构单一、缺少耐热早熟优质专用加工品种、脱毒种薯应用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