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传感器技术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传感器技术相关记录570条 . 查询时间(2.379 秒)
氨气是一种有毒易挥发且具有强刺激性的工业气体,作为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食品加工和医疗领域。痕量氨气的检测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保护以及工业生产安全防范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氨气传感技术存在工作温度高、选择性差及响应速度慢等方面的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无袖带血压监测由于其舒适且实时监测的特点而备受关注,柔性传感器由于质量轻、柔韧性好等优点,通常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中,以监测人体生理参数。近日,我院刘平副教授利用基于导电聚合物PEDOT:PSS的电学、力学改性制备出一种超灵敏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并成功应用于血压的实时检测,为柔性传感器在医疗电子领域的应用提供解决方案。相关成果以“An ultra-sensitive flexible resisti...
2023年3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团队在贵金属自组装阵列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合成了以多孔Au@AuAg纳米棒为阵列基元的高通量传感器,并探究了其在近红外波段(NIR)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上。
微生物生长表型筛选是工业育种、酶定向进化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面临的限速步骤,精准的单细胞精度生长表型测量是突破上述瓶颈的关键。2023年3月28日,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开发一种低成本、非标记的微型液滴微流控平台,可通过单细胞微液滴培养、液滴自荧光检测、目标微液滴自动分选等步骤完成单细胞水平的微生物生长表型筛选,并在大肠杆菌中示范该方法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工业菌株的快速筛选提供有力的手段。该研究成果近...
近日,光迅科技在OFC 2023举行期间发布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再次刷新领域新纪录,成果一经发布便夺得全场焦点。光迅科技在题为《208km ultra-long single span hybrid BOTDR and φOTDR with ROPA technology》的光纤传感专题展示中,发布了在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其单端208km传感长度的BOTDR+φOTD...
人体活动所产生包括应变和温度等大量的生理信号是医疗健康、运动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利用柔性可穿戴设备实现应变和温度的感知意义重大。柔性传感器是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核心部件,其发展趋势是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发展柔性应变-温度双模态传感器,实现应变和温度等信号的监测以及区分,并同时兼具高的分辨率仍是一个难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王进义教授团队在《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Liquid metal-doped conductive hydrogel for construction ofmultifunctional sensors”的研究论文,化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周玲童和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元昌为共同第一作者,王进义教授为通讯作者。
可穿戴传感器可以通过非侵入的方式捕捉人体的各种信号并转化为可识别的电信号,从而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在健康管理等领域展现出了重要价值。相比于传统的刚性可穿戴传感器,由导电凝胶等软材料构建的皮肤式可穿戴传感器能与动态皮肤形成紧密的共型结构,提高传感器的传感准确性和稳定性,甚至实现对人体运动状态的实时感知。尽管基于导电凝胶的可穿戴传感器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并广泛应用于动作监测、健康管理、表情和声音识别...
科技的发展在让老年人越来越孤立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思路的改变和创新,让老年人也能享受科技发展的成果,让新的技术也成为服务老年人群体的工具。
近日,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名单公布,本批次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29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不包含特殊科技领域入选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李雪刚副教授成功入选,成为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首位入选该人才项目的青年学者。
自动化领域所取得的一项最大进展就是智能传感器的发展与广泛使用。智能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三大支柱之一,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2月24日,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柯力传感”)与深圳市三电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深圳三电”)、科创板上市公司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敏芯股份”)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成立由柯力传感控股的合资公司,共同打造电量传感器行业龙头企业。
2023年2月23日,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力传感”)通过股权受让方式正式成为深圳市意普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意普兴”)最重要的战略投资者,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把意普兴打造成为工业安全行业的领军企业。
人体活动所产生的包括应变和温度等生理信号是医疗健康、运动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利用柔性可穿戴设备实现应变和温度的感知意义重大。柔性传感器是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核心部件,其发展趋势是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发展柔性应变-温度双模态传感器,实现应变和温度等信号的监测以及区分,同时兼具高的分辨率仍是一个难点。
振动能量采集器因其可代替电池,收集环境中振动能为IOT设备提供能源,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而在IOT设备应用的典型场景-工业环境中,高温度及高湿度极端环境无处不在。静电型振动能量采集器内部预充电电荷受极端环境影响容易衰减,这对能量采集器的大规模应用造成极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汪飞副院长率领团队研发了一款基于MEMS技术制造的,集成了硅针尖阵列的电荷可修复型静电能量采集器。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