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学 >>> 水体环境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水体环境学相关记录1105条 . 查询时间(1.447 秒)
过去几十年间,亚洲水塔河源区正经历快速变暖,影响了下游二十多亿人口聚居区的水量和水质。然而,现有的绝大多数研究聚焦水量方面,对水质考虑较少。鉴于亚洲水塔正持续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区域水质对于维持当地和下游地区生计和生态平衡日趋重要。
受地质背景和高风化速率的影响,亚洲水塔南部喜马拉雅地区部分河源区的沉积物和温泉水体中的砷含量极高,对下游地区水质和水环境安全产生威胁。为了更全面了解和评估环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河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和潜在危害,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系统研究了巴基斯坦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不同天然水体中砷的分布特征和主导机制,评估了水体中砷的潜在健康风险。
环境健康专业现行有效标准: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再生水氯消毒面临细菌灭活效率低、消毒副产物易生成等突出问题。申请人前期发现,利用纳米线电穿孔可高效损伤细菌并提升膜通透性,电穿孔与氯组合可促进活性氯跨膜传质,强化灭活再生水中细菌并控制消毒副产物生成,但其组合方式以及协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同步控制再生水细菌和消毒副产物为目标,掌握纳米线对局部电场的强化特性,研究纳米线强化电场损伤细菌细胞膜、增强膜通透性的机制。研究电穿孔处理对细菌耐氯性的影...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领域: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给水排水;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大气污染与控制;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系统分析;环境管理与政策;水质与水生态。
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水华是全球湖库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尽管已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控制湖库富营养化和水华,但许多大型湖库藻类水华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如太湖、巢湖和美国的奥基乔比湖和伊利湖;甚至一些已修复的湖泊重新出现藻类水华。为什么富营养化基本发生在浅水湖泊或湖湾且难于治理?目前国际湖沼学主要是基于深水湖泊的认知,而浅水湖泊湖沼学的发展较之仍然有限。湖泊水深特征作为湖泊重要的基础条件对湖泊流域氮磷负荷(土...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山地冰川分布区,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喜马拉雅冰川退缩对亚洲众多河流水资源和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明晰喜马拉雅冰川融水径流汞的输移变化,对深入理解高山冰川消融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及区域汞循环变化都至关重要。
WS/T 799—2022《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标准》卫生行业标准发布
以湘江综合枢纽工程蓄水前后的湘江长沙段鱼类为研究对象,采集47条鲤鱼、32条鲫鱼的肌肉组织样品,进行重金属的污染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7年,样品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检出率为100%,其中Cd,Pb,Cr,Hg和As含量分别在0.097~0.210,0.102~0.211,0.252~0.698,0.039~0.094和0.060~0.100 mg/kg; 在工程蓄水后,样品中...
为了研究地下水位雍高条件下坡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失稳的机理,以黑方台焦家滑坡为地质原型。通过在离心模型后部安置排水挡板和临时水箱,其能较好得模拟灌溉水通过集中通道快速入渗补给坡体地下水,再现地下水位雍高诱发黄土滑坡变形破坏的全过程。此外,在离心模型试验期间,对边坡的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和变形演化特征进行实时监测和研究。研究表明:地下水雍高造成底部黄土层软化,潜蚀作用和不均匀沉降致使边坡产生塑性流动,从...
Water body identifying is critical to climate change, water resources, ecosystem service and hydrological cycle. Multi-layer perceptron(MLP) is the popular and classic method under deep learning frame...
通过建立模型修复水生态系统,评价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实用工具。[方法] 以涑水河流域为例,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同时运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综合指数法对影响水质因子的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建立干旱和半干旱流域水环境质量健康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结果] 涑水河流域2008-2011年水环境质量健康评价结果为Ⅲ级,状态一般,较健康,评价结果与实际生态情况相符。[结论] 所建立的干旱和...
基于一维河网与三维河口耦合水动力模型,建立了可描述珠江口水体-底泥中营养盐动态变化的三维水质-底泥模型,利用1999年和2006年夏季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珠江口主要水质因子和底泥营养盐通量的分布特征,以及底泥通量对珠江口营养盐输入的贡献.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水体和底泥中的营养盐及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各水质因子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38%;另外...
高坝在泄流过程中可携带大量空气进入水体,形成总溶解气体(Total Dissolved Gas,简称TDG)过饱和,给下游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生存造成威胁。本文以长江流域特有珍稀鱼种—长薄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TDG饱和度下致死实验和再暴露实验,旨在研究长薄鳅对TDG过饱和水体的耐受性以及低饱和度对其的慢性伤害作用。结果表明长薄鳅连续暴露在TDG饱和度为120%、130%和140%的水体中的半...
为探究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铁新工艺(3DBER-S-Fe)脱氮除磷并同步去除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工艺特性,在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8、6、4 h条件下,研究分析了系统内总氮(TN)、总磷(T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NO3--N、SO42-及pH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DBER-S-Fe系统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及PAEs去除效果.当水力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