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抗病虫害育种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抗病虫害育种相关记录619条 . 查询时间(1.403 秒)
2013-2015年对河北省小麦主产区65县124点小麦冠腐病的田间症状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该病主要引起小麦茎基部变褐,灌浆期引起枯白穗,对产量影响较大。调查结果表明,小麦冠腐病发生主要集中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而且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2013年田间很少见由小麦冠腐病引起的枯白穗,2015年田间普遍发生枯白穗,严重发生地块局部枯白穗率达到20%~50%。病原菌分离结果显示,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小...
采用土壤接菌法,对60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材料进行了苗期抗根腐病性状评价。在测定供试苜蓿材料的发病率、病情指数、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指标的基础上,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了抗病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接种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后,抗镰刀菌根腐病较强的紫花苜蓿种质材料是来自陕西乾县的0060、美国的88-33(‘维多利亚’)、日本的85-47...
本研究从河北省武邑、献县、阜城和永年采集感病玉米植株。病株症状为叶梢枯死卷曲, 叶脉产生黄色病斑, 茎秆处黄褐色干腐。从发病植株中分离得到了10株疑似病原细菌菌株, 经过回接验证和16S rDNA和 gyrB 基因的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物为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和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这是国内首次报道菠萝泛菌和分散泛菌引起玉米细菌性...
本研究以寒地稻田优势害虫水稻负泥虫为研究对象, 选取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提取次生物质, 检测了其对水稻负泥虫的驱避作用、拒食作用和产卵驱避作用。结果表明, 感虫品种‘稻花香2号’的挥发性物质和非挥发性物质对水稻负泥虫的驱避性弱于‘绥粳4号’; 虫害胁迫植株产生的次生物质对水稻负泥虫成虫的驱避性最强, 而健康植株的驱避性最弱。两种水稻品种次生物质对水稻负泥虫幼虫和成虫的拒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 且抗虫...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并筛选了25种具有代表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雌成螨的触杀活性,并构建了一个预测能力较强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化合物对朱砂叶螨均具有触杀活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活性升高。处理48 h后,LC50值低于1000 mg/L的化合物有8个,分别是3-(2-苯并咪唑)-7-(二乙氨基)香豆素(1)、3-(...
转录相关因子与特异DNA位点结合受染色质空间构象变化的调节, 通过染色质重塑机制可以解除染色质高度紧密的折叠状态, 改变组蛋白与DNA链间的作用力, 控制基因的表达与沉默。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组蛋白的乙酰化/去乙酰化和甲基化/去甲基化共价修饰等是染色质修饰的主要类型, 植物能通过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和组蛋白修饰酶复合物直接或间接介导的染色质重塑作用调控防御基因的转录, 控制植物对病原体侵染的...
利用荧光标记法及分子模拟法,研究了氟虫腈与昆虫γ-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的相互作用。荧光标记试验结果显示,氟虫腈与家蝇脑内GABA受体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最大结合量[RT]值和亲和常数Kd值分别为(21.3±2.5) pmol/mg protein和(109±9) nmol/L。分子模拟结果显示:氟虫腈与果蝇RDL受体间形成3条氢键;两者之间的CDOCKER的...
用7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测试198份籼稻和123份粳稻主栽品种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 供试菌株中致病力最强的菌株为浙173, 致病力最弱的菌株为JS49-6。321份试验材料中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抗的籼稻品种有9份,粳稻品种16份;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感的籼稻品种有6份,未有粳稻品种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感病, 这一结论表明粳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明显优于籼稻品种。且早、中、晚稻抗性水平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玉米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具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是开展玉米抗病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本试验以西南地区两个优良玉米自交系R08与18-599R为材料, 采用人工接种R.solani菌丝融合群AG1-IA, 对成株期玉米进行了抗性鉴定, 并对病原菌诱导后苗期玉米叶片上的活性氧(ROS)、抗病相关基因(PR1、ZmDREB2A、ZmER...
为掌握部分小麦已知抗条锈基因及我国小麦当前主要生产品种的抗条锈性变异状况, 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012-2013年, 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法, 对21个抗条锈单基因系、15个聚合基因品系及67个小麦生产品种在云南6个地点进行抗性监测。结果表明:Yr27、Yr(7, 22, 23, Le1, Le2)和Yr(30, Sk, QYR3, QYR4, QYR5, QYR6, QYR7)在云南2...
本研究旨在明确青海青稞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对条纹病和云纹病的抗性, 以期为抗病育种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法, 对青海主栽的30个青稞品种(系)进行了条纹病和云纹病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青稞品种(系)对2种病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缺乏免疫品种。对条纹病表现高抗的有13个品种(系), 占鉴定总数的43.3%, 其中主栽品种有3个, 即‘门农1号’、‘昆仑13号’、‘...
对东北地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群体的构成及分布, 以及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9号小种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群体由6个小种, 即Race 1、Race 2、Race 3、Race 6、Race 8和Race 9构成。小种Race 1、Race 2和Race 9在东北三省吉林、辽宁和黑龙江都有分布, 小种Race 3和Race 8只存在黑龙江省, Race 6只存...
以氟原子取代性信息素上的氢原子,能够影响天然性信息素的化学、生物学和物理性质。氟原子的取代位点一般分为烷基链取代、双键取代和极性基团取代3类。含氟昆虫性信息素或类似物具有增效、激活、拮抗、抑制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害虫的预报和综合防治上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昆虫性信息素含氟取代物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并预测了其应用前景。
为探讨小麦含水量对近年新推广种植小麦品种抗虫性的影响, 本研究选用河南、山东等省种植较广泛的6个小麦品种‘矮抗58’、‘西农979’、‘良星66’、‘济麦22’、‘泛麦8号’和‘郑麦7698’, 检测了水分含量分别为11.50%、12.50%和13.50%时, 小麦籽粒中米象子代成虫数量、由卵至成虫的平均发育历期, 以及小麦对米象的敏感系数(SI)。结果表明, 小麦含水量为13.50%、12.50...
小麦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陇南麦区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 利用和种植抗病品种(系)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2011-2013年度连续两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田间对86份来自贵州大学的贵协系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 结果发现仅有‘贵协1’、‘贵协2’、‘贵协3’、‘贵协7’、‘贵协011-2-6’、‘贵协011-3-16’、‘贵协011-3...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