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农学总论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3.679 秒)
“黄土高原关键生态过程联网观测系统”(以下简称“联网观测系统”)是水土保持研究所公共的野外观测平台,在全所科技发展规划框架下,充分运用自动化、信息化、精准化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开展多源、多尺度、多过程的生态观测,通过动态规划、分步建设、规范运行和共享利用,建成覆盖黄土高原并逐步向全国扩展的生态过程观测网络,支撑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科技发展。
建于2005年,建筑面积2530m2。由不同规模的人工光照、自然光照、可调光谱、密闭气体及自控玻璃温室组成,主要用于模拟植物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生长的环境条件,支撑了旱地农业、节水农业、植物水分生理生态学和旱地植物生态学研究。
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1991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拥有土壤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植物营养学(陕西省重点学科)。1999年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2年获批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植物营养学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农业现代化研究》投稿须知。
在版纳植物园南药园两株高大的盾株木树下,有一种平平无奇、毫不起眼的植物,最近冒出来两三朵黄色小花,肉嘟嘟的嫩叶让人想咬上一口,它就是药食两用植物平卧菊三七。其叶可生吃,也可开水冲泡当茶饮;嫩茎叶营养丰富,可作蔬菜,富含蛋白质、总糖、脂肪、膳食纤维、维C、有机酸、黄酮等多种人体有益成,是中老年人补钙的绿色食品。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 Merr.)为菊科千里光族菊三七属植物,又...
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于2016年12月建立,隶属于农业环境学科群,面向社会开放,设置开放基金项目。固定人员47人。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马兴旺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
火龙果是一种家喻户晓,深受大众喜爱的热带水果,但很多并不知道,火龙果其实是仙人掌科(Cactaceae)植物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的栽培品种。量天尺为多年生攀援性肉质植物,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由于花朵硕大,因此又有“霸王花”之名。早在1645年就已引入我国,现广泛栽培和逸生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因其茎杆形状酷似一把尺子在丈量天空,故称为量天尺。
大花五桠果(Dillenia turbinata),又称大花第伦桃、假枇杷树,为五桠果科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海南、云南等省,越南、老挝也有分布。其树形优美,花大美丽,果实悦目,是一种优良的庭院观赏及行道树种。它的经济价值也很高,近几年在华南地区推广栽培,其苗木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拯救我们的家园(图)     拯救  家园  农田生态       2023/4/12
“关注绿色生活,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科普作品大赛图文类三等奖——拯救我们的家园(詹文珊、李忠、林文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产品生物毒素与过敏原防控创新团队主要任务:真菌毒素形成转化与精准调控机理:探究光温湿气等环境因子与真菌内源信号分子耦合调控真菌毒素合成的机制,挖掘真菌毒素防控靶标基因,构建精准防控理论体系;农产品生物毒素与过敏原全时空立体化防控:融合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传感、5G等新技术,针对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销售全链条,研发生物毒素与过敏原实时快检、即时感知、立体监测、动态分析预...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农业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于2009年10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批复,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站长为许世卫所长,副站长为严定春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清转基因生物农田生态系统影响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试验站”)是首批被命名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之一(农科院科[2009]293号)。试验站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周庄村,地处北纬39°21′,东经117°12′,地势平缓,海拔6.3米,距天津市区50km,北京市区70km,交通便利。
中国农业科学院藁城农业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是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科能函[2009]46号文件“关于开展中国农业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评估命名的通知”,结合我所多年的科研工作和学科方向,与藁城市农业局联合创建了野外观测台站。实验站位于藁城市农业局下属系井高效农业示范场,藁城市地处冀中平原南部,西距石家庄市区30公里,交通便利,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好,现代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较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彭州农产品产地环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是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联合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生态建设处、彭州市农业局土肥站于1999年选址建立,设在四川省彭州市政府蔬菜办公室,2002年迁入四川省彭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大理农业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隶属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该试验站地处洱海流域典型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区,是我国西南内陆高原农区设置的长期的、综合性的农业资源、环境、生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示范基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