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发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海上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相关记录1639条 . 查询时间(2.987 秒)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抽提物的地球化学分析发现,沥青砂岩氯仿沥青“A”含量高(0.477 1%~1.410 3%),抽提物饱和烃以及芳香烃“三芴”组成与塔河油田主体区原油具有一致的特征,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具有可对比性|仅塔北地区TP7井氯仿沥青“A”含量较低,与氯仿沥青含量较高的沥青砂岩具有明显不同的三芳甾烷和甲基三芳甾烷分布,与典型的寒武系烃源岩特征一致。有机岩石学资料和显微镜观察均显...
以美国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盆地的New Albany页岩(热成熟度RO值范围为0.35%~1.41%)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氮气吸附法和二氧化碳吸附法表征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特点,研究了页岩微观孔隙随热成熟度、总有机碳含量(TOC)及无机矿物组分的演化特征,并探索了页岩孔隙分形特征的热演化规律及其与孔隙结构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热成熟度的升高,页岩孔容呈现非单调演化趋势,推测其与有机质的初次和...
岩性油气藏已成为中国陆上找油的重要目标,其成藏条件和过程的研究对陆相油气勘探有指导意义.柴达木盆地西部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油气成藏过程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的红柳泉油藏进行原油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定量荧光分析,从流体演化的角度系统分析了红柳泉油藏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红柳泉下干柴沟组下部油藏原油来源于咸化湖盆母质烃源岩,为同源的低成熟度原油,原油特征一致且...
某海上天然气管道确定其堵塞物主要为蜡和胶质,采取注入柴油方式精确定位堵塞位置。为了确定堵塞位置,采用泥浆泵从平台2向海底管道挤柴油,控制泥浆泵出口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2.6 MPa,达到此压力后从平台2给该海底管道排气,如此反复。确定该海底管道堵塞位置为距离平台2大约8.9 ~ 6.6公里处。解堵剂采用主要由四氯乙烯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对该海底管道共安装5个开孔管卡,注入清蜡剂11方,共清理出油...
塔西南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的后备区,整体考虑区域内已发现轻质原油的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对确定区域内原油成因类型和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配置PONA毛细管柱的GC对区域内22件原油进行C6—C13 轻烃族组成、族组分比值、MCyC6/nC7和m-xylene/(m-xylene+ nC8+ nC9)分析。结果表明,塔西南地区原油可划分为巴什托轻质油族群、和田河轻质油族群和柯克亚轻质油族群3个族...
疲劳监测是维护深水隔水管安全和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其难点在于多测点疲劳参数的高效传输。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并行协作空时复用(Parallel Cooperation Spatial Time Reuse,PCSTR)的疲劳参数传输方法。PCSTR法以隔水管单测点疲劳参数远距离可靠传输为基础和前提,通过数据包并行传输、节点协作和数据包合并等关键技术实现疲劳参数高效传输,其性能可由传输时延、吞吐量和系统...
针对稠油热采后期采收率不断下降的难题,研究利用溶剂蒸气萃取技术改善开发效果。设计了矩形可视化填砂物理模型,采用新疆风城试验区块特稠油为实验油样,利用实际油藏取心对模型进行充填,进行了一系列溶剂蒸气萃取实验,分别研究溶剂类型、操作压力和填砂后渗透率对沥青沉淀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同条件下丙烷作萃取溶剂时比丁烷萃取效果更好;当操作压力为丙烷的饱和蒸气压时,沥青沉淀效果最好,此时溶剂的回采比例最高,溶剂的...
对于井数少且以地震资料为主的海上油田,虽然已经投入较长时间的开发,但是由于井间和油藏边部等缺少井控部位的认识程度偏低,会严重影响后续开发方案的实施。已有的建模约束方法不能解决模拟过程中面临的边界内部参数控制不到位、单一趋势考虑不全面、多个趋势难以同时整合的问题,在海上油田应用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准确反映砂体和储层参数在空间的分布,提出了多趋势融合的概率体约束方法。以南海珠江口盆地W油田地质...
为了确定适于测试页岩气渗流规律的条件,实验室采用“压差—流量法”并使用真实气体针对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储层岩心,分别按照定围压和定净围压2种方案开展研究,并分析围压施加方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定围压方式还是定净围压方式实验,渗流曲线分为曲线段和拟线性段,并表现出非线性渗流的特征,其分界点分别为1MPa和1.3MPa,渗透率伤害率平均值分别为52.41%和40.56%,滑脱效应的影响...
以四川盆地东南缘武隆地区为例,系统采集下古生界—中生界层系样品并进行镜质体反射率测试,在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对镜质体反射率异常带进行划分与成因分析,分别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梯度法及最大埋藏温度法恢复各层系地质历史过程中地温梯度及最大埋藏温度。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古生界—中生界存在4个镜质体反射率异常带,从上至下分别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底部异常高值带、中二叠统栖霞组顶部—上二叠统龙潭组异常高值带、...
塔中气田以往以“串珠”作为钻探目标,早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气田开发中发现“串珠”并不是含气储层的主要特征,需要对塔中气田鹰山组储层分布规律重新认识。研究认为,鹰山组受差异溶蚀和走滑断层分割双重因素控制,储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层状”,平面上为“块状”分布特点,而不是呈孤立分布的“串珠”。鹰山组气层、水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振幅差异小,传统的“亮点”技术无法对含气储层有效识别。通过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多...
应用位势理论、叠加原理和流体力学的相关原理,建立了考虑裂缝干扰、污染表皮、裂缝非均匀分布、裂缝与井筒有限导流,以及裂缝—井筒汇聚流、裂缝内高速非达西流动的压裂水平井稳态流动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并运用模型预测了实际水平井产能,分析了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性强,能用于各种复杂情况下的水平井产能预测,预测精度较高;由于裂缝间的干扰作用,各条裂缝产量存在差异,水平井筒两端裂缝...
裂缝水窜是三重介质底水气藏主要的水侵特征,水侵规律受储层特征、水体大小及生产压差影响显著。通过将气藏简化为“上气下水”的圆柱形物理模型,并将底水侵入气藏的过程抽象为溶洞系统和基岩系统中的地层水向裂缝系统窜流,沿裂缝系统经气水界面侵入气层,建立了底水非稳态水侵渗流数学模型,采用分离变量法、贝塞尔函数及拉普拉斯变换等现代数学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求取了该模型裂缝系统压力的精确解,并利用加权平均法获得...
由于海上油田所在地理位置往往具有特殊的、恶劣的环境,油井勘探、开发、管理会遇到越来越复杂的困难,传统的油井勘探开发与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随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快速的发展,如何利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来提升海上石油勘探、开采水平、集输和管理的,是今后海洋油田勘探开发的发展方向与出路。本文主要对国内外海上石油工程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来进行讨论。
利用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生气强度指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烃源岩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主力气源岩及平面分布特征,并与苏里格地区气源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气源条件对天然气藏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包括山西组、太原组的煤层和暗色泥岩,其中煤层是主力烃源岩,平均厚度为4.7m,苏里格地区煤层平均厚度为14m。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层残余有机碳均值分别为54...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