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矿山安全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矿山安全相关记录524条 . 查询时间(4.172 秒)
采空区是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灾源之一,准确获取采空区剖面等信息是实施采空区灾害防治及空区周边资源安全开采的重要基础,而采空区三角网模型剖面轮廓线提取是采用可视化方法实现采空区剖面准确获取的前提。在分析目前常用的三角网模型剖面轮廓线提取方法(即最小距离法、扇形区域法和凸包算法)运用于提取边界复杂的采空区剖面轮廓线时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形成了适用于复杂边界采空区三角网模型剖面轮...
在矿井通风网络有较大漏风时,将形成结构复杂的通风网络,使采取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若漏风通道连通火区,则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运用SF6连续恒量释放法,对北祖矿9211 风巷漏风情况进行测定,定性判断出有风流漏入9211 风巷。通过确定最短采样距离、采样时间及SF6释放量等漏风测定参数,定量计算了漏入风量及漏风率的大小,结合SF6气体浓度的变化,确定9211 风巷巷道内有两...
为压缩海量多波束测深数据,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D-P 算法进行多波束测深数据抽稀的方法。首先对三维D-P 算法中首基面的确定进行改进,使得算法运行效率提高数十倍,然后利用该算法对中国北部某海域的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数据抽稀的实验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抽取海底地形的特征点信息,适用于多波束测深数据的抽稀。该方法符合多波束测深系统的面测量模式,实现了三维空间下的具有全局性特点的...
研究了采空区注氮参数与“三带”分布情况的关系,并利用研发的火源定位软件分析了注氮条件对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注氮位置基本上位于散热带和氧化带交界处,但一般情况下,建议将注氮位置设到氧化带内。当注氮达到稳定后,可以发现氧气分布出现回缩并整体前移的现象,尤其是在进风侧氧化带范围大大减少的情况下,注氮效果比较明显。
为解决盛大铁矿低效开采的难题,运用改进的AHP-TOPSIS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5 个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3 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的评判指标,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客观地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改进的AHP-TOPSIS 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基于评判指标计算出5 种采矿方案的综合优越度。结果表明,5 种采矿方案优越度依次为29%、...
针对煤矿矿井突水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基于水化学分析结果,建立多元混合模型模型,分析计算矿井突水水样,并与传统的BP 神经网络原理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对比,分析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合。结果表明:多元混合模型不仅能准确分析出矿井突水水样主要来源,而且计算简单准确,受水化学分析样本量和离子种类数量限制较小,可以作为一种矿井突水水源判别工具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赴南非矿山安全关键技术培训团由来自总局规划科技司,重庆、四川安监局,河南、湖南、安徽、江西、陕西、甘肃煤监局、华北科技学院,中国五矿集团、中铝集团等企业的23名安全监管、监察、管理、教育培训人员组成。该团高度重视过程控制和任务落实,出国前认真开展了外事纪律培训和出国任务动员;境外培训期限间,将全团分为4个学习小组,轮流对每天讲授的内容及时整理成中文课件,供全体团员共享、消化,既保证了学习进度,又提...
后和睦山铁矿生产中发现,相邻进路中间的脊部矿石在下一分段难以回收,而冒险在中间增加一条进路以提高回收率的思路又增大了危险性。本文运用椭球体放矿理论,找到了导致该铁矿脊部残留矿量多的原因,并优化了进路间距。基于矿岩散体的整体流动特性,分析多漏斗放矿时的松动椭球体形态,并结合该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生产数据,最终反推得到相邻漏斗松动椭球体的空间形态关系,为优化进路间距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铁矿松动...
为获取软覆岩综采一次采全高工作面“两带”高度,以神华宁煤集团红柳煤矿1121工作面为例,综合运用地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钻孔彩色电视观测和井下瞬变电磁法物探3种技术手段,对采空区上覆岩层“两带”高度进行了探测。综合探测结果表明:缓倾斜(煤层平均倾角8.5°)、厚煤层(采高5.0 m)、软覆岩,综采一次采全高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煤层厚度的8.55倍,导水裂缝带高度为煤层厚度的12.51倍。3种探测技...
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部分省(区)、市安全监管局、中央企业、省属重点企业从事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和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共22人组成的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培训团,先后到美国的相关对口政府部门和企业等机构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和交流。通过培训,对美国矿山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矿山安全生产情况、教育培训情况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培训团受到美国同行的热情接待,顺利完成了培训交流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培训交流...
由来自煤监、救援指挥机构、煤矿企业和矿山救护队等单位的同志共同组成的应急救援指挥员业务培训团一行20人,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学习,现将在澳培训学习情况总结报告。
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所属部门及煤矿生产企业23名人员,赴美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以煤矿事故处理和预防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
南非矿业发达,拥有从地质普查勘探到采、选、冶、炼和加工的完善矿业体制。南非也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储量2057亿t,约占全非洲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二,其中已探明储量为587.5亿t,储量居世界第7位。年原煤产量2.5亿吨左右,是世界第七大产煤国、第二大煤、气出口国和世界上最大的煤基合成液态燃料生产国。南非与我国同为“金砖五国”成员,虽是发展中国家,但其采矿设备、选矿设备、矿井通讯、矿井通讯技术、矿产品...
由总局规划科技司、地方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科研院所、煤矿企业组成的25人学习培训团,赴美国就矿山安全生产物联网技术应用接受了相关培训与考察。通过学习培训,尤其是与高校、企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了解和掌握了当今美国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的现状。在学习培训期间,得到了部分企业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在对美国无线通信公司(ARC: American Radio Communications,INC)访问...
在美期间,各位团员认真聆听讲座、参观访问、查阅资料,在团内分成5个小组进行了3次讨论交流,比较系统的了解了美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情况,对美国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和事故预防的先进性有了深刻的体验,经共同努力,培训考察顺利进行,没有发生违规违纪现象和特殊意外问题,取得了较大收获和预期效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