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电影 >>> 电影史 电影理论 电影艺术 电影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电影相关记录619条 . 查询时间(0.682 秒)
电影哲学,研究电影现象的意识形态实质及电影与各种哲学思潮联系的学科。较早出现的这方面的专著是匈牙利的巴拉兹 B.的《电影的精神》(1930)。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提出电影艺术的发展“不仅是艺术的历史,同时也是与此有关的人的历史”的重要论断。近60年来,随着电影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各国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愈来愈把电影作为自己的研究分析对象,电影艺木本身出现哲理化、政治化趋向,...
黑色影片,一类调子忧郁,情绪悲观,表现阴沉的愤世嫉俗的影片。侦探片、惊险片、悬念片的变种。首先使用这个名词的是法国作家和电影评论家N.法兰克,他是从“黑色文学”、“黑色喜剧”套用过来的。当时他使用这个词,主要是指好莱坞40年代出现的与传统侦探片样式不同的一些侦探影片。不同在于这类影片的主人公多半是私家侦探,受官方和犯罪集团两面夹击。通过主人公的家境和遭遇使人们明显感受到“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犯罪...
电影史:理性电影     艺术  科学  分离  感性思维  理性思维       2012/7/5
理性电影,С.М.爱森斯坦在 1927年拍摄影片《十月》时使用的一个术语。关于理性电影的观念,在他1923年发表的《杂耍蒙太奇》一文中就已萌芽。他认为,在革命的新时代下,应当加强艺术的认识功能和参予生活的能力,使它成为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吸引人们参加革命活动的媒介。他在此文中提出通过艺术的感染力作用于观众的理性──思想意识的问题,从这一点出发,他认为以前的艺术中的人为的情节、矫饰的表演、虚假的布景...
散文电影,20世纪20~3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与诗电影相对而言的艺术流派和电影样式。苏联散文电影的主要代表С.И.尤特凯维奇、С.А.格拉西莫夫等认为电影艺术的中心任务是塑造“能够使观众喜爱的主人公”;影片中主要的是“人、他们的行动、他们的相互关系”;“形像只有通过与其他人们的相互关系、与事件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创造出来”。主张电影“向散文学习”。代表作品有《夏伯阳》、《列宁在十月》、《马克辛三部曲...
诗电影,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一种创作主张和艺术样式。1925年起,法国“先锋派”理论家A.伯克莱提出“影片应该成为诗”。L.慕西纳克认为“电影的最完善的体现,是电影诗”,J.艾浦斯坦认为“电影是最强有力的、诗的工具”。他们把电影看作表现“主观幻觉”的手段,认为超现实的“幻梦的境界是最崇高的电影领域”,主张“主观幻想的绝对自由”,热衷于探索电影隐喻,反对电影情节。早期“先锋派”电影创作者被称...
电影史;太阳族电影     太阳族  批评态度  暴力       2012/7/5
太阳族电影,太阳族,是日本当代作家石原慎太郎1955年出版,并获得当年芥川奖的小说《太阳的季节》中主人公的统称。他们是富裕家庭的青少年,自幼娇生惯养,不学习、不劳动,生活奢侈、放荡,不遵守社会秩序,不讲道德伦理,藐视一切、醉生梦死,是纯粹的家庭与社会的寄生虫。因此,人们称这种内容的日本作品为“太阳族文学”,同类内容的日本电影为“太阳族电影”。
先锋派电影,20世纪20年代以后,主要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它的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各种政治思想、文艺思潮空前活跃,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美学原则提出了怀疑。其中也包括对年轻的电影艺术的认识。他们认为,电影必须摆脱其他古老艺术的束缚和影响,成为独立的艺术,这种独立只...
真实电影,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法国出现的一个电影流派。由J.卢什和社会学家E.莫兰为首的一批纪录电影工作者组成。他们主张纪录片和艺术性纪录片用采访报道和观察的方式来对现实和人为诱发出的情势进行拍摄。它的出现与技术进步有关。当时出现轻便型无杂音同期录音的摄影机、微型话筒及高感光度胶片,使得创作人员有可能在任何条件下都自如地进行拍摄。“真实电影”自称师承苏联电影眼睛派的Д.维尔托夫,“真实电影”这个...
左岸派,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法国电影的一个派别。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在巴黎有另外一批电影艺术家,也拍出了一批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的影片。由于他们都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因此而被称为“左岸派”。有的电影史学家认为他们是新浪潮的一支。属于这个流派的导演有A.雷乃、A.瓦尔达,C.马尔凯、A.罗伯-格里耶、M.杜拉斯、J.凯罗尔和H.科尔比。他们不是在“新浪潮”中涌现出来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人在当...
作者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于西方电影界的一种创作主张。法国女评论家克劳德-埃德蒙·玛格尼认为电影已越来越接近“和小说一样明确地、无保留地归功于一位作者”的时代。而“作者”“希望把影片拍成一部能准确表现自己意图的作品”。同时,《法国银幕》 144期发表A.阿斯特吕克的《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机──自来水笔》一文,主张“电影创作家要象作家用自己的笔写作那样,用自己的摄影机去写作”。1954年1月,巴...
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IS)对2005、2006年的统计数据展开了调查,共发出问卷208份,收回92份,覆盖率为44.2%。作为一项国际性的调查,这个参与率相对来说是合理的。大多数参与了调查的国家都是直接回答了这些问卷。在这些参与调查的国家中,有11个发展中国家声明他们并没有电影方面的统计数据。还有另外19个国家的统计结果是根据一些公开刊行的数据(如政府公布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以及...
2004,是中国电影即将跨入百年华诞的前一年,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电影享受保护期的最后一年,同时还是2003中国推出一系列电影产业改革举措以后的第一年。国家广电总局在发布的《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快电影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尽快建立起市场主导、企业自主经营、政府依法管理的电影产业运行模式;建立起全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依法经营的电影市场体系;建立起多主体投资、多元...
2005年,中国的GDP增长率预计将达到9.4%,而电影产值的增长却将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几年前曾因“保守”而饱受诟病的中国电影产业,近几年却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中开放最“彻底”、改革最“坚决”的领域。借助于2002年以来电影发展的惯性,加上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抗战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些年度契机,2005年的中国电影再次凯歌高奏: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十一...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有关部门对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44座,其中,电台267座、电视台296座、广播电视台1935座、教育电视台46座;有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44620座;微波线路10万公里,微波站2749座;卫星收转站202万座;使用10颗卫星53个转发器传输242套电视节目、199套广播节目。有线电视用户1.4亿户,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