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人口学 >>> 人口社会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人口社会学相关记录1750条 . 查询时间(2.668 秒)
基于对低生育率陷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再认识,针对中国是否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的研究争论,通过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和年度人口变动调查等数据,采用总和生育率、分孩次递进生育率等人口指标和模型,对相关政策或策略预期效果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文章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第一,2019年、2020年总和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数下降标志着全面两孩政策"堆积"效果的基本结束,生育水平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大增。同时,中...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口发展史。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口问题始终与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社会沉浮相互交织。
少数民族地区流动人口有以下特点:①少数民族地区区内流动人口规模略有缩小,跨区流动人口规模呈明显的扩大态势。②无论是区内还是跨区流动,选择流入地的范围变得更广。③在跨区流动人口中,表现出主要流向周边地区、男性偏多、以青壮年为主、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等特征。
这几年社会上教育焦虑的情绪非常明显,很多人都觉得“鸡娃”太累了,决定不生或者只生一个孩子。过度“鸡血”的教育环境,是否也会导致生育率下降?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共计141,178万人,其中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由于老年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所以适婚人口中男、女性数量差异可能更高,男性的婚姻挤压非常严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大体已定,主要表现在生育水平提升乏力,将长期在低位徘徊;人口增长减速,即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老龄化快速发展,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供给下降,人口红利接近尾声。我们要认清形势,积极作为,在确定性中争取最好可能性。对此,建议进一步放开生育限制,消除生育障碍,营造有利于生育的社会环境;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提高增长质量;尽快渐进式...
人口与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交互关系,人口对教育提出了需求,而教育则持续推动着人口流动和结构变化。人口规模、空间和结构的变化,意味着教育政策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否则就会导致教育资源错配和教育质量下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披露的主要数据,特别是人口的年龄结构、空间分布和城乡布局等内容,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政策调整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人口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因素,关系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塑造大国竞争力的重要领域,需要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人口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新发展阶段中,人口规模极低速增长和负增长,迈向重度老龄社会,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人口健康、教育等素质持续提高,人口婚育和家庭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蕴含了巨...
阐释了计算人口学的学科范式、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计算人口学作为研究人的行为的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科学,既是计算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开展计算社会科学研究的钥匙和抓手。与传统人口学的学科范式相比,计算人口学的学科范式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由轮廓式人口统计(profiling demography)向全景式人口统计(Panoramic demography)转变;将弥合规范人口学(formal demogra...
“每逢佳节被催婚”,刚刚过去的春节也不例外。一条将农村“剩男”通过技能培训输出到“剩女”集中的城市的所谓专家建议,更是直接引爆舆论场。
国内学界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呈爆发式增长,但对他们精神健康的关注却相对偏少。已有的少量研究浮现出“健康移民”、世代差异、劳动权益三个重要命题,但在数据上过多依赖于个案城市或便利样本。本研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全国和上海、广东代表性样本,重新检验上述命题,得到如下主要发现:(1)“健康移民”现象总体上并不适用于精神健康,尤其是对城城移民而言;(2)在分离年龄效应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精神...
大规模的传染性流行病不仅是医学事件、经济事件和政治事件,还是重大的人口学事件。作为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新冠疫情除影响人类死亡水平、降低人类预期寿命外,如何影响生育以及人口变动也是讨论热点之一。
“十三五”以来,我国人口发展发生重大的历史性转向,人口国情也出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突出表现在人口发展形势呈现出数量、结构、质量、分布等多方面交织交错的新格局。立足人口新国情,展现以人口研究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担当,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人口理论体系的新成长点。构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治理需求的人口研究综合体系,成为人口学界的新使命。
文章将时间概念引入贫困分析,进而发掘农村家庭的脱贫速度及脱贫稳定性,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拟合加速失效时间模型与二元选择模型研究发现:(1)农村家庭脱贫存在久期相依性,37.2%的贫困人口在持续1年后可快速脱离贫困,但随时间延长,持续5年后能够脱贫的人口占比下降至8.6%。(2)多数家庭在脱贫后人均收入会增长到同期贫困标准的2倍以上,但也有近15%的脱贫人口在间隔3~5年后会出现返贫现象。(...
据日本政府预测,2020年该国新生儿人数将降至约84.5万人,连续5年创历史新低。此外,2019年日本总和生育率降为1.36,远低于日本政府设定的目标1.8,少子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