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环境物理学 环境化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气象学 环境地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毒理学 自然环境保护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学术机构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相关记录448条 . 查询时间(0.544 秒)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环境在人类活动强烈干预下所发生的变化和为了保持这个系统的稳定性所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在宏观上研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微观上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在有机体内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过程及其运动规律,探索其对生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等。因此,环境科...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组建于2003年11月,是学校直属的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的独立单位。由我国著名环境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教授担任院长。 学科建设一直是环境研究院的工作重点之一。现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化学、环境毒理、环境生物和环境生态。
东华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立环境学科的高校之一。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纺织化工学科设立环境污染治理方向,并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000年获得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环境工程二级学科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具有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
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该方向瞄准国防军工及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821等董事单位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放射性核素晶格固化进入稳定寄生相技术将“核废物安全回归自然” 理念应用于核废物处理中,形成以核废物安全处理处置为目标,集核素富集、转型、固化、地质处置及其环境安全评价的关键技术与理论体系。
东北林业大学盐碱地生物资源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 2007年被学校批准为正处级建制的科研机构。该中心以盐碱地的抗性植物研究为特色,以分子生物学为手段,通过对植物的抗性基因的分离、功能基因的表达特性、植物的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植物的抗逆性机理。结合盐碱地生态及生物种质资源的特点,开展对盐碱地的特种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盐碱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建立,探索出盐碱地植被恢复的新模式。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创建于1959年, 隶属于国家海洋局,为国家公益类综合型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化学、地质、动力、遥感、声学、环境与生态、极地与深海科学、全球变化科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应用。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于1999年设立,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如下: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材料工程、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流域污染控制与管理。流动站依托于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和部省级研究平台,近五年来主持国家、部省级研究课题百余项,科研经费近2亿元,发表SCI源刊物论文近400篇,获国家、省部奖14项,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1998年学科调整前,是“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环境工程”,1998年正式独立建站。本站早在1986年就开始招收博士后,至今共招收博士后24人目前在站人数为8人,其中1名是企业博士后。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有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和公共管理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外聘)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名,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学院下设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地理信息科学系、国土资源管理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2个二级学科,我校2009年批准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流动站,并有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环境工程专业创办于1998年,基于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在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建立,具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和鲜明的学科特色。创办同年即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取得工程领域硕士培养资格,2004年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006年被遴选为江西省高等学校 “十一五”重点学科。由于环境工程学科建设不断向环境科学领域拓展,2010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
环境科学硕士点建立于1997年,目前环境生物技术、水污染防治原理与技术、环境化学、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环境规划与管理5个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专业目前承担了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973预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水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环保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College of Nature Conservation)成立于2004年12月,由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同建设,目前是我国唯一的培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门人才的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也是目前我国唯一拥有自然保护区学院的高等院校。现任学院党总支书记王艳青,院长雷光春。
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筹建于1993年,成立于1994年,任光耀同志为第一任所长。1998年12月潘晓玲同志任第二任所长,2001年原新疆大学地理系、新疆工学地质系合并成立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划入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管理。2010年6月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从资源与环境 科 学学院分出,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教授任所长,副所长为师庆东教授。2011年7月任命刘...
“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绿洲生态为主的应用基础研究。绿洲生态实验室始建于 1997 年, 1998 年成为新疆大学“绿洲生态与荒漠重点实验室; 2002 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开放实验室), 2003 年“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进行省部共建,成立“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55人,其中教授15 人(博士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