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大气层飞行力学 航天动力学 飞行器结构力学 飞行原理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人物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院士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737 秒)
弗·尼·巴丘卡耶夫(V. N. Pochukaev)(1938-- ),是俄罗斯齐奥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吴光辉(1960.02.07- )。飞机设计专家。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2009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国家重点工程空警2000(飞机)、ARJ21飞机总设计师。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国家重大专项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
俞梦孙,男,1936年4月生,浙江余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航空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1953年毕业于空军军医学校。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2015年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我校两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校党委书记路钢、校长丁烈云致信表示祝贺。
杨嘉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江苏省吴江县人,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专业,1947年至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50年至1955年期间,先后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56年回国后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任室主任、副所长。1968年后调任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
冯培德,男,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发明三等奖各一次,国防科工委和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十二次,一九九三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在担任所长期间领导618所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曾被评为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航空工业总公司优秀领导干部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目前他正从事我国航空装备的发展战略和技术途径研究,包括在...
刘大响,男,汉族,1937年10月4日生。航空动力专家。湖南省祁东县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航、西工大、西交大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十年来一直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研究工作,曾任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高空台)和三项大型预研项目的总工程师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其中三项已圆满完成。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和劳模标兵。1997年当选党的“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