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农学总论相关记录54条 . 查询时间(0.555 秒)
陆文龙,博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现任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作为天津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了国家863、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天津市科委重大项目等10余项课题,获市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10个,受理申请专利3项,863工程先进个人二等奖;发表论文40余篇,核心期...
李凤民,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62年10月生于河北新乐。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受聘我国农业生态学领域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牵头获得本领域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01),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2010);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特聘教授(2007)。
尹飞虎,男,汉族,研究员,研究方向:植物营养。现兼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和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新疆农学会副理事长、新疆土壤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新疆兵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南志标,1951年生,河北省曲阳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草业科学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国家级草业科学教学团队的带头人之一,国家“973”项目“中国西部牧草、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草地农业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国际知名的草业科学家。
邵明安,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物理与农业生态的研究。
刘兴土(1937-),主要从事全国湿地和东北区域农业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湿地环境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5项。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1988年获武汉大学遗传学系学士学位。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英国John Innes Center联合培养博士学位。1996-2000年,在美国克里姆森大学生物遗传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前为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助理教授,曾荣获美国农业部集体荣誉奖。2004年4月被中国农业科学院聘为一级杰出人才。2006年入选“新世纪...
Xuemin Wang (王学敏),男,博士,教授,博导, 1958 年 1 月出生于中国湖北黄冈。 1982 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4 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遗传学获硕士学位, 1987 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植物生理学 / 生物化学 / 分子生物学获博士学位, 1988 年至 1991 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做生物化学博士后, 1991 年至 2004 年,先后任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
彭良才,男,博士,教授,博导, 2006 年长江学者。 1963 年生于湖北省汉川市, 1979-1983 年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3-1984 年中南民族大学任教, 1984-1987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获硕士学位和优秀硕土论文奖, 1987-1992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持国际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研究课题, 1992-1...
张心一,农业经济学家、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专家、我国农业统计学的奠基人。1988年第20届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授予“荣誉终身会员”称号。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土坝水库,创办了第一个水土保持站,对西北黄土高原倡导水土保持和土地合理持续利用,引进草木樨、白兰瓜、洋槐等优良作物,培育人才等方面均有卓越贡献
陈凤桐,农学家、农业科技管理专家,新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领导人。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根据地组织领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开创和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联系实际,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乔启明,农村社会学家、农业推广专家。抗日战争时期及其前后,在四川、广西、贵州、陕西、甘肃、湖北等省创设农业推广实验县,对巩固与发展后方农业生产,功不可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农业金融和农业教育工作,著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等。
张克威,著名的农业教育家、畜牧专家。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根据地一晋冀鲁豫边区领导大生产运动,引进和推广美国高产玉米金皇后和小麦169等新品种、新技术取得了显著成绩。抗战胜利后,他在领导东北解放区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勇担培养科技人才重任,创建和领导了沈阳农学院,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吕炯,气象学家、海洋气象与农业气象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前开创了我国海洋气象学的研究,是我国海洋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的先驱。以后转向农业气象学的研究,他联系实际,把农业气象和作物栽培、植物生理生化、农业生态及地形地貌联系起来研究,从而对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樊庆笙,著名农业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农业微生物学的开创者之一。长期致力于农业微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及应用工作。率先从事青霉素生产试验;在共生固氮菌的生理生化研究,紫云英、花生、大豆根瘤菌的应用研究和紫云英北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