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人物 农学总论相关记录1010条 . 查询时间(1.747 秒)
龚道枝,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性节水方向的研究,包括作物亏水补偿效应、根系水力提升机制、SPAC水分传输过程、作物需水诊断与灌溉智能控制及华北作物用水效率整体提升研究。
邓春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面源污染的源控技术与绿色投入品研发,农药污染治理,土壤病虫害治理技术,环境微生物, 有益真菌;曾获新疆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杜章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水土质量及其演变机制、生物炭农用效应与作用机理、土壤环境物理学、土壤碳氮循环与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近5年主持5项课题,发表 20 多篇论文包括 SCI 11 篇。
居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气象学方面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其适应技术研发;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三项,发表论文50余篇。
贺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气候变化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高清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资源与环境,草地生态与气候变化研究;近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1部;获得2008-2011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佳青年荣誉称号,2012年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3年获得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
陈敏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资源耦合效益,营养物循环及其环境影响,环境政策评估。近五年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4部,其中以副主编参编专著1部。获得软件著作登记权3项。
郭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是食用油加工过程品质劣变与保质减损机理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1篇,申请发明专利17项,授权6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农业行业标准3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获2015年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石爱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是油料多酚抗慢病机理及其生物利用度提升机制。曾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
刘红芝,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多糖多尺度结构变化与品质功能调控机理。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项。
孙静文,男,生于1977年7月,博士,研究员,硕导。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团队从事植物营养生物学研究。
张瑞颖,男,生于1976年1月,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食用菌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从事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研究。 近三年(2015-2018)来,支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 2篇SCI。
陆树华,男,硕士,副研究员。1979年5月生,2001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2008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营养及土壤生态研究。工作以来一直参与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的研究工作。主持的项目包括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岩溶石山区火龙果优质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肥料、农药高效利用技术与模式”等,参加了“十五”、“...
刘一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负责田间试验、野外考察、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库建立与信息系统管理、数据上报、影像采集、编辑制作等工作,完成著作登记权1项;为项目的顺利完成起到了积极作用,该项目在与国家农业平台的合作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俊莲,1963年04月生,女,博士,研究员。现任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审稿专家。主要从事农作物抗逆促生微生物资源与利用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主要成果包括:(1)率先在北京市开展玉米根际微生物组及玉米体内微生物组的研究,揭示土壤生态环境及玉米品种对相应微生物组的影响。(2)挖掘保藏了大批玉米抗逆促生微生物菌种资源,为玉米抗逆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