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煤化学工程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煤化学工程相关记录127条 . 查询时间(1.59 秒)
张国营研究员,研究方向:有机合成、金属催化和化学化工品合成:①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②金属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研究;③基于杂环化合物医药和农药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④能源高效转化和应用研究;费托合成下游高附加值转化。
张荣研究员,研究方向1.煤清洁高效利用;2.废弃物资源化利用;3.工业废水分质分级回用技术。
朱善辉研究员,研究方向:生物质催化转化,多相催化,煤基化学品定向转化。
朱华青研究员,研究方向 :甲烷催化燃烧反应过程研究:含氧煤层气和低浓度甲烷的催化燃烧和综合利用,低碳烃芳构化高效催化剂研制与反应机理研究,CO2高效转化催化剂设计与反应机理研究,甲醇定向催化转化制取精细化学品。
董梅研究员,研究方向1、煤炭清洁转化过程关键催化材料设计;2、分子筛材料控制合成;3、烃、醇定向催化转化。
邓蜀平研究员 ,研究方向:能源战略与规划,节能减排(能源审计/LCA评价/循环经济)分析评估,洁净煤转化(煤/天然气/煤层气/生物质多联产技术,精细化工等)技术经济评价,高性能材料等。
陈朝秋研究员,研究方向:1、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方法及应用2、单原子及团簇催化3、小分子转化(CH4转化、CO2还原、低碳烷烃脱氢)4、光热协同催化。
曹直研究员,研究方向:1.多相催化反应:主要涉及C1化学的催化材料设计与制备、多相催化反应机理、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2.均相催化反应:含碳资源分子(如烯烃、烷烃)高效转化的催化剂理性设计、可控制备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开拓基于含碳资源向高附加值化学品转化的新途径(如氟化学)。
赵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能源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教师,沈阳市政协委员,沈阳工程学院师德先进个人。长期从事煤化工及能源化学材料方面研究。
买尔哈巴·阿不都热合曼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方向:煤灰化学、无机光电功能材料,出生年月:1989.07,邮箱:marhaba714@163.com,办公室:博达校区B207,电话:13201347167。
努尔比亚·亚力坤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有机化学,研究方向:煤化学基础与煤炭清洁转化;碳纳米材料及应用;电化学,出生年月:1988.11.20,联系方式:18999222639,邮箱:nuerbiya@xju.edu.cn,办公室:化工楼B208。
李显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援疆干部),专业:能源化工,研究方向:煤及有机固废的热转化及利用,出生年月:1980.10.13,联系方式:0991-8580056,邮箱:xian_li@hust.edu.cn,办公室:11#楼519。
钟梅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系主任,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方向:煤转化,出生年月:1981.05.04,联系方式:13669931725,邮箱:zhongmei0504@126.com,办公室:化工学院B404。
赵云鹏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援疆干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煤及有机固废的热转化及利用,出生年月:1981.06.10,邮箱:zhaoyp@cumt.edu.cn,办公室:博达校区化工楼B219。
范素兵,范素兵博士生导师,招生专业:水资源利用与化学化工专业;硕士生导师:招生专业:化学工艺(学硕)、材料与化工(专硕),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自治区“国内引才312计划”,自治区“煤基应用催化”科技创新团队科研骨干。主要从事煤化工新工艺/催化剂研究、煤基下游高值产品合成以及分子筛材料合成与应用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