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构造地质学相关记录162条 . 查询时间(1.397 秒)
李凌,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沉积地质、储层地质。长期从事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与储层地质的本科及硕士生教学和相关方向的科研工作,在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恢复及储层成因机理、分布预测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相关积累。
胡明,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1984年以来主要进行构造地质学、石油大地构造学等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及企业委托项目数十项,在复杂构造区变形特征研究、裂缝发育规律和预测方法研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获省部级及校级科技进步奖7项。在国家级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出版教材3部。已经培养毕业研究生60多人。现兼任第九届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
陈伟,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获中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现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涉及构造(含油气构造)几何变形的定量分析、构造几何变形数字模拟、盆地构造分析等领域。获奖情况:1.龙门山前冲断带油气资源评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8年;2.龙门山地区地震剖面解析与汶川地震关系研究,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国家汶川大地震专家委员,2008年。
索艳慧,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Geological Journal》、《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等审稿专家。2014年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国家发明专利:郭玲莉, 李三忠, 索艳慧, 惠格格, 戴黎明.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底滑坡模拟及观测系统. 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14...
郭玲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学科方向:构造地质学、构造物理学、洋底动力学、地震学。Geological Journal》审稿人;2014年全国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秘书组成员;2015年“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壳幔-海洋系统、过程与动力学”高峰论坛,秘书组成员;美国地球物理协会,会员;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专利:郭玲莉,李三忠,索艳慧,惠格格,戴...
刘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Scientific Reports》、《Tectonophysic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Geological Journal》、《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审稿人。以俯冲带的构造特征及演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综合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等多学科研究...
孙永河,男,汉族,1979年1月生,黑龙江佳木斯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龙江学者青年学者,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现为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师、科研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构造地质学”、“盆地构造解析及控藏作用”,主攻方向“盆地构造演化及砂箱物理模拟”、“断...
赵桂萍,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副教授;教授课程:文献阅读课、 地质数据处理分析与Excel实践、 数学地质基础、 显微构造地质学、 文献阅读课(限地球学院610班海洋研究所学生选修,全年计1学分)、 环境地球化学。
郭谦谦,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浊积岩、北山增生造山、构造地质学、板块构造。
章凤奇,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盆地构造与成盆动力学、大地构造学方面的研究。
杨蓉,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领域:[1] 造山带隆升剥露研究-通过野外地质观测,结合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约束造山带的构造活动历史;[2] 地表过程研究-通过第四纪定年手段,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动力过程、冰川过程对于地表形态的塑造;[3] 地貌演化模拟-通过野外地貌观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
石许华,湖南邵阳人,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深部动力过程和地貌响应,研究区域主要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涉及相关学科为:构造地貌,活动构造,地震地质。注重运用构造地质、定量地貌、大地测量、地质年代及地球动力学等多学科方法,针对复杂地球动力学问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进行交叉、融合研究。
饶刚,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目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鄂尔多斯块体周缘裂谷盆地活动正断层与古地震、天山山前褶皱冲断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演化过程。
龚俊峰,地质认识实习是在完成了普通地质学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野外现场教学的实习。通过地质剖面上的岩石、矿物、古生物,断裂、褶皱等构造的认识,使普通地质学中的理论知识得到感性的认识与深入的理解。安排野外时间15条路线,实习地区包括杭州西湖山区、建德灵栖洞地区、临安西天目山地区等。
郑文俊,1972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构造地质学—新构造、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方向。1997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学院(现长安大学)地质矿产勘查专业; 2003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2009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