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人物 天文学相关记录437条 . 查询时间(2.619 秒)
朱俐颖,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近相接双星,B型亚矮星双星以及红矮星双星等密近双星及其聚星星团环境的观测研究。她的获奖及荣誉: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200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排名第二);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0年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余聪,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天体物理,2012年昆明市第十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承担科研项目:1. 旋涡对(自引力)原行星盘中I型行星迁移的影响,西部之光博士项目;2. 原行星盘和原行星相互作用数值模拟模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 超强磁场中子星(磁星)的储能和爆发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李语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空间碎片光电探测与精密定轨。他承担科研项目:1.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主持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主持1项863项目。
郭建恒,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系外行星物理;恒星大气、星风。他承担科研项目: 1、《热星星风的两相流及X射线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热木星物质逃逸的二维、多流流体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王晓彬,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行星物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一等奖,院级,2004。主持国家科研项目小行星自转参数及形状的观测研和太阳系外系行星系统物理参数的观测研究,参与国家项目近地天体的天体测量、动力学及物理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何金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恒星形成区及分子云的多波段观测研究;演化晚期恒星的红外和毫米波观测研究;天体化学反应模拟;尘埃连续辐射和分子谱线辐射转移数值模拟。2005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将二等奖:“羟基红外源的观测研”。发表论文多篇。
王建成,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研究方向:活动星系核、X射线、伽马暴、辐射机制理论、吸积盘理论。近年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四项,参加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两项,参加国家973项目两项,参加中科院方向性项目两项,主持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一项,支持昆明市重大科技专项一项。发表论文多篇。
姜云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主要从事太阳磁活动现象的观测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日冕物质抛射、暗条爆发、日浪及日喷、活动区演化、小尺度日冕爆发事件、冕洞等。已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并被独立引用200次左右。主持了多项研究项目,包括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刘忠,现任云南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分辨率天文图像重建,干涉成像理论,统计光学。曾主持国家基金、973仪器专项、西部之光、科学院仪器研制项目等项目及课题。
林隽,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现任云南省天文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太阳物理 。1999年1月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0年6月获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部奖学金奖;2010年获得云南省科协颁发优秀科技论文奖。代表著作《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f Mechanisms for Solar Eruptions》。
屈中权,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现任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研究方向:太阳偏振学,系外行星偏振学,原子分子光谱学。2005年,我国太阳和空间科学 “纪念成中杰”奖;2010年,云南省科协2009年度“云锡奖”优秀论文特等奖。已发表论文多篇。
李可军,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研究方向:太阳物理。目前主持“西部之光”项目,参加2个973、1个创新群体项目、1个创新方向性项目。2006年度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发表论文多篇。
熊耀恒,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现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 成员。研究方向:天文光学、空间目标与空间碎片的光电探测。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十五863先进个人奖。 已发表论著多篇。
韩占文,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研究方向: 恒星演化、双星演化、特殊恒星天体(Ia型超新星、热亚矮星等)、演化星族合成、星系中的紫外辐射。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承担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双星演化及其应用”。发表论文多篇。
李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研究方向:恒星物理,日震学和星震学。2007-200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湍对流理论及其在 恒星结构演化中的应用”,2010-20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恒星对流超射区湍流性质与对流混合研究”。发表论文多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