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大气层飞行力学 航天动力学 飞行器结构力学 飞行原理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院士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167 秒)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余梦伦院士经中国宇航学会推荐荣获本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名人堂”( Hall of Fame)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对推动空间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航天事业发展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由中国宇航学会推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余梦伦院士、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孟执中院士获得了2020年“国际宇航联合会名人堂”奖项。该奖项旨在表彰对推动空间科技进步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
近日,在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日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火箭院”)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马卫华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是联合国框架下独立的非政府国际学术组织,院士都是在航天学某个领域或对空间探索至关重要的某个分支学科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截至目前,火箭院共有10人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6位教师8位校友入选。航院郑泉水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1961年3月生,固体力学和微纳米力学专家,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主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所长。1982年在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在...
据中国工程院于2019年11月22日发布《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我校航空航天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威迦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杨威迦1984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曾先后于加州理工学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任教;曾获美国国防部陆海空军及国家航空航天总署联合推进委员会“终身成就奖”;美国航空航天学会最高荣誉之一的“冯卡门航天讲座奖”。他...
2019年3月25至28日,第25届国际计算与实验工程与科学会议(ICCES)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郭万林教授受邀参加并做大会报告。会议期间,郭万林院士获颁Eric Reissner Award,用以表彰他“对航空航天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以及纳米力学的持续贡献”。该奖项以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数学力学家Eric Reissner 教授名字命名,以此鼓励在力学研究方面做...
2019年3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副校长王维才、吕昭平,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均品、人事处、科研部、规划办、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林均品教授主持。聘任仪式结束后,李应红为到场师生作了题为“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及发展”的学术报告。李应红回顾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航空发动机部件疲劳断...
2019年3月25日,四川大学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志成聘任仪式在学校望江校区明德楼贵宾厅举行。李言荣校长代表学校为周志成院士颁发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和四川大学特聘院士聘书。聘任仪式由副校长梁斌主持。李言荣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和王建国书记欢迎周志成院士一行,并衷心感谢周志成院士接受学校邀请出任空天学院院长,支持学校和空天学院的发展。他说,周志成院士作为学校培养的杰出校友,是国内外本领域学...
2018年9月15日晚,由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2018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科大隆重举行,揭晓包括“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在内的多个奖项。求是基金会主席查懋声先生以及顾问杨振宁教授、孙家栋教授、韩启德教授、施一公教授等出席典礼。典礼上,我校化学学院院长江雷院士获得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由孙家栋教授和查懋声先生上台颁奖,并由2018年度...
2018年7月20日,国际宇航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 IAA)2018年院士选举结果公布,清华校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研究员周志成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工程学部正式院士。周志成,1963年6月生,北京市人。卫星总体技术专家。1984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工程力学系,1987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取得硕士学位,2008...
2018年7月20日,国际宇航科学院2018年院士选举结果公布,李德仁教授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工程学部正式院士。此前,李德仁已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据悉,本次评选全世界共有105名专家成功入选,其中通讯院士47人,正式院士58人。在105名入选院士中,美国以23人排名第一,中国18人排名第二,俄罗斯15人排名第三。至此,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正式院士和通讯院士总人数...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2018年新增选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千人计划”B类入选者高华健教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高华健教授在本次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前,还曾于2012年入选美国工程院院士。高华健教授的主要研究工作领域为工程及生物系统中的微纳米力学。高华健教授主要的三项科学成就分别为:创立基于微观机制上的应变梯度理论和发展微纳米塑性变形机制的模拟计算,建立纳米生物结构的力学理...
2017年12月19日下午,我校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郭万林教授应邀做客第125场“问天科学讲坛”,在将军路校区主楼4楼报告厅作题为“航空航天与智能时代——21世纪的科学问题”的报告。校科协秘书长/高级人才办主任孙建红教授主持报告会,校科协副秘书长刘双丽、航空宇航学院党委副书记许静、校青年联合会会长张卓然教授及4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郭院士首先回顾了人类社会和航空航天科技历程,梳理了纳米科技时代的...
日前,受我校先进过程装备技术创新引智基地资助,欧洲科学院院士、第十五届国际断裂大会主席、美国阿肯色大学机械工程系Ashok Saxena教授访问了我校。访问期间,Ashok Saxena教授作了题为“Fracture Control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FraCSI)”的校庆学术报告,回顾了断裂力学的发展历程,指出了设计方法、材料选择和检测技术的协调配合是新需求,而...
应我校航空宇航学院空气动力学系顾蕴松教授邀请,韩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韩国国立釜山大学Kyung Chun Kim教授于2017年9月14日至15日访问了我校,并于9月14日下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Kinematics and Aerodynamics: Deep Dynamic Stall in Heaving and Pitching Airfoil”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低雷诺数条件下机翼动态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