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能源地理学 能源计算与测量 储能技术 节能技术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能源系统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知识要闻 能源科学技术 2017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1.558 秒)
2018年11月1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吴宜灿研究员发表的论文《中国铅基研究反应堆概念设计研究》入选“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这是今年唯一入选的核科学技术领域论文,也是吴宜灿研究员论文成果第六次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本次结果是从2013-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数百万篇科技论文中,采用文献计...
2018年5月4日,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召开。大会对获得湖南省杰出贡献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科学技术奖和专利奖的获奖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副校长周科朝和获奖代表出席大会。本次大会上,共有211个项目分获2017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奖、省技术发明奖和省科技进步奖。我校共有43项成果获得表彰,其中7项成果斩获湖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含创新团队)。孙仑泉教授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18年2月27日,科技部在京发布“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经专家遴选、投票,10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学进展脱颖而出。其中,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马丁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温晓东研究组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石川研究组合作的“实现氢气的低温制备和存储”以得票数第五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日前在京举行。我校作为第二完成单位承担的“煤层气储层开发地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与探测装备”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共10人,我校能源学院汤达祯教授(排名第二)、刘大锰教授(排名第五)参与项目,汤达祯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应邀参加大会。项目针对煤层气储层开发地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与探测装备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形成了煤层气有利建产区地质综合评价技术、...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与中国煤炭报通过对2017年煤炭科技事件进行梳理,共同评选出了2017年度煤炭科技十大新闻。“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示范装置产出合格产品”入选。2017年1月11日,采用我所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共同研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陕西延长石油集团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打通全流程,生产出合格的无水乙醇。这是继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技术之后,我国...
近日,Elsevier数据库评选能源领域期刊2017年度最高被引文章,有28篇中国作者的论文入选。数计院副教授李科为第一作者、厦门大学教授林伯强为通讯作者,于2016年4月发表在“Applied Energy”的合作论文“Impac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policies on the green productivity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近日,法中委员会(COMITE FRANCE CHINE)授予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陈龙飞2017年度“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研发奖(第一名)”,以表彰其团队(BAMNano团队)在宽温度范围PM2.5稀释、采集与数目浓度检测系统研发的成果和对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陈龙飞副教授是我校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教师。近年来,陈龙飞副教授及其团队开展宽温度范围PM2.5稀释、采集与数目浓度检测系统研发,首次...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8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参加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西安交大主持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其中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近日揭晓,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研究成果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刘少峰教授主持完成的“盆山耦合机制与动力学”科研成果获自然科学一等奖;能源学院唐书恒教授等完成的“华北煤系伴生矿产富集规律及找矿应用”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授奖项目结果,我校共有5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有4项)成果获奖。在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统计排序中,我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7。我校具体获奖情况:王士同教授主持完成的“神经模糊系统建模中的聚类、知识利用和学习”项目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王艳教授主持完成的“太阳能背膜协同制造技术与装备”项目、夏文水教授主持完成的“淡水鱼虾蟹美味方...
近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公布了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获奖名单。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共同合作的课题成果“能源电力生产端与消费端联合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荣获2017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最高奖项)。
2017年5月22日,“2017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等10项技术获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本次大赛是首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也是目前储能领域最高级别的奖项。
为深入贯彻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落实《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和《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等系列战略部署,推动能源领域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促进现代能源创新体系建设。同时,充分调动能源领域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表彰和奖励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中国能源研究会现启动首届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评选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广泛地团结和凝聚能源领域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配合国家能源局的中心工作,开展能源政策和技术研究,中国能源研究会拟开展2017年学术论文征集活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