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工学 系统相关记录3313条 . 查询时间(0.88 秒)
2024年5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金属燃料电池系统研究组(DNL0313)王二东研究员团队研制的金属海水燃料电池系统在菲律宾公海海域顺利完成5500米级海试。该电池系统搭载“金鸡号”着陆器,于1月2日至4月28日在5500米海底连续停留117天,累积工作时间238小时,实际供能1221Wh,放电电压平稳,证明了该金属海水燃料电池系统具备深海长时间稳...
2024年5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欧欣团队在钽酸锂异质集成晶圆及高性能光子芯片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可批量制造的钽酸锂集成光子芯片》(Lithium tantalate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volume manufacturing)为题,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盛英教授团队和西湖大学张彪彪助理教授团队合作,通过将光催化剂COF-TfpBpy介导的光合H2O2与P450过加氧酶的H2O2依赖性酶活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人工光酶级联催化系统,在空气、水和光照条件下实现脂肪酸到1-烯烃和羟基脂肪酸的绿色转化。相关研究结果以“Photoenzymatic synthesis of 1-alkenes and hydroxyl f...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后摩尔与集成系统中心多篇成果被2024年ACM/IEEE设计自动化国际会议(ACM/IEEE Design and Automation Conference,DAC)接收录用。DAC有超过60年的举办历史,是(芯片)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有着深远影响。本届DAC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系统全面的介绍了纳米酶传感系统在生鲜肉新鲜度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食品领域Top期刊《Food Chemistry: X》(JCR一区,IF: 6.1)上。2022级中比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宋光春为论文第一作者,郑晓春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100500)的支持。
2024年4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团队在藻菌共生系统微藻和细菌胞外聚合物定量分析方法构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Differenti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from microalgae and bacteria in the mixed culture”为题在Water ...
2024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晓峰研究团队基于多源遥感和实测数据,系统揭示了全球海洋中尺度涡在运动过程中的海表热力信号变化特征,并阐明其产生机理。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深海研究I》(Deep Sea Research Part I)。
记者2024年4月8日获悉,随着新型智能自动化储油罐切水系统正式投运,大港油田储油罐排水告别人工操作,为破解困扰行业的储油罐排水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4年4月2日,由宝石钢管资阳钢管公司和中国电信资阳分公司合作开发、西南地区首个针对输送管制造行业的“AI安全管控系统”在资阳发布。
日前,上海销售沪北分公司唐山路加油站成功上线了加管3.0系统,并顺利完成了首次日结,这标志着上海销售精准化管理迈出关键一步。
2024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为制备优异的薄膜荧光传感器提供了有效策略,对荧光传感与气体吸附的协同过程进行了实验验证与理论计算阐释。相关成果以Fluorophor embedded MOFs steering gas ultra-recognition为题,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实验室在薄膜荧光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工作为制备优异的薄膜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并对荧光传感与气体吸附的协同过程进行实验验证与理论计算阐释。
自然界中,头足类动物通过肌肉牵引色素细胞使其发生机械性扩张/收缩变化的方式,动态地改变皮肤局部或整体的颜色,从而传递警示、求偶信息或伪装保护自身。受此启发,近十年间,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了众多信息显示及变色伪装系统,例如利用荧光分子直接在基底材料上书写静态信息或者通过刺激响应的可逆共价作用或非共价网络构筑动态信息。但是,单一的显示模式无疑加剧了信息被破译的风险(如紫外光照),而这些策略又难以在制备后...
日前,湖南石化新区煤气化装置黑水闪蒸发电系统A台发电机组、公用工程装置低温余热发电A机组,相继一次开车成功,己内酰胺装置实现双线运行,持续推动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碳协同增效。
2024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设计制备出与平面储能器件特性相匹配的二维超薄、高容量的铁基沸石咪唑盐骨架/石墨烯异质结构(Fe-ZIF/G)纳米片,进一步采用喷涂方法,打印出柔性高比能平面微型超级电容器,并基于此开发出全柔性、高灵敏、一体化自供电的气体传感集成微系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