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飞行器仪表、设备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航空、航天材料 飞行器制造技术 飞行器实验技术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航空、航空系统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系统相关记录135条 . 查询时间(3.058 秒)
作为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观测卫星共性应用支撑平台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于2023年8月9日在京组织项目综合实验场分系统现场评审。综合实验场分系统通过初步验收,后续将逐步面向行业应用部门和区域用户单位开展卫星共性产品综合实验业务服务。
随着太空卫星数量的增多,催生出新的空间在轨服务需求,包括在轨服务/维修、太空垃圾清理、抓捕等相关技术。为实现太空操作的目的,高效率的抵近、接触技术成为关键。本研究对远距离非合作目标进行初捕获,为后续精确调姿与抵近做准备,可降低飞行器对工质和能源的需求。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上海技物所作为舱内高精度时频科学实验系统工程总体单位与任务总体单位国家授时中心一起,组织国内十余家单位协同攻关。研制的系统结构复杂、研制难度大,可为精密测量物理等基础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平台,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高精度时间频率信号,将成为世界上在空间运行精度最高的时频系统
2022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负荷形变反演质量变化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推演并拓展了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三维形变观测反演质量变化的理论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证实了附加水平方向的形变观测能够显著提升质量变化反演的空间分辨率及精度。9月29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固体地球》(Journal o...
2022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数据。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该舱配置了上海技物所研制的生物技术科学实验系统与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有望在未来实现对在空间特殊环境下多类型、规模化、系统性生命科学实验和研究的持续支持。为满足长期在轨实验需求,上述系统可通过部分组件更换(如培养单元)以及模块更换以不断实现实验内容的更新和新技术、新科学目标的达成。
2022年6月5日,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组织评选的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结果揭晓。由中科院国际大科学计划培育专项“国际碳卫星观测数据分析合作计划”提供数据和算力支撑的“卫星遥感碳核算系统和中国碳卫星全球高精度碳产品”成功入选。
据“俄罗斯航天系统”公司新闻处消息,该公司已取得利用最新光子技术建立太空垃圾监测系统的专利权。新监测系统可借助地上光学望远镜对太空垃圾进行观测,拟利用三条顺序连接的信息通道并采用视角扩大技术建造光电监测系统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承担的ASO-S卫星工程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HXI)载荷研制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团队成员连续作战,积极协调,克服新冠疫情、试验保障等种种困难,按计划在烟台完成了正样飞行件束流试验和分系统桌面联试两项重要测试任务,测试结果满足预期要求,为飞行件如期交付卫星系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1年10月22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在轨科学实验样品交接仪式在北京举行。首批无容器实验样品的交付,标志着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先进制造中心参与研制的样品盒与废样盒取得初步成功。
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于2021年10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完成的“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高分辨率全球碳同化系统研究”成果参加了此次展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李锐研究团队在综合利用多源卫星可见光、红外和微波信号遥感中国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利用了基于卫星被动微波植被指数的光能利用率模型,以此定量反演中国典型植被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途径所固定的有机碳量),相关研究成果以“Daily Estimation of Gross P...
2021年10月16日凌晨,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到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看望正在执行空间应用系统空间站任务的科技骨干。
为加强研究所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拓展工程项目研发与管理思路,2021年6月11日,重大专项办会同科技发展处特邀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来研究所作专题报告。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家元主持报告会并致辞,副所长徐纲,研究所科研与管理人员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吕波19日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大力推进航天产业发展,将继续论证实施包括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巡视等星际探测、重型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等。国家航天局当天在北京举行2021年中国航天日专题新闻发布会,吕波在会上回答媒体相关提问时作上述表示。他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刚刚发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航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