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神经生物物理学 神经生物化学 神经形态学 细胞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理学 发育神经生物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比较神经生物学 系统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神经生物学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852 秒)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直接比较了嗅感觉神经元与其对应的嗅球投射神经元对气味信息的表征方式,探讨了嗅球的信号处理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euron》杂志上。
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志力课题组揭示出:大脑内蛋白质“多巴胺D2受体”是调控觉醒行为的重要受体,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医学界有关睡眠、觉醒调节理论系统,为临床治疗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换床入睡难的“第一晚效应”顽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10月25日由科技部批准正式成立。目前,实验室主要定位于神经科学问题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围绕脑的可塑性这一主题,设“神经发育”、“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感觉信息处理”和“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四个研究方向。为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实施和基地作用,实验室设开放课题,支持与实验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研究项目,并鼓励应用基础和交叉学科研究,适当向神经疾病研究方向...
2009年12月16日,美国《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徐天乐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GABA Transporter-1 Activity Modulates Hippocampal Theta Oscillation and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nduced Long-Te...
2009年11月24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袁小兵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PKCδ Regulates Cortical Radial Migration by Stabilizing the Cdk5 Activator P35”。这项工作主要是由该研究组的赵春涛、李坤、郑望、李俊涛、梁旭俊、耿安琪、李宁等人共同完成。
张香桐基金会2009年度颁奖仪式于11月10日在广州“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上举行,仪式由基金会理事赵志奇教授主持,吴建屏名誉理事长和张淑敏理事为获奖者颁奖。“张香桐青年神经科学家奖”获得者罗敏敏和徐天乐研究员,“张香桐神经科学研究生论文”一等奖获得者胡文钦和杨艳分别做研究报告。
  大脑功能的正常行使建立在其神经环路电活动稳态的基础上。当环路电活动受到扰动时(例如发生癫痫时高兴奋性),神经环路其它组件, 包括突触信息传递、神经元兴奋性和形态结构等也相应地发生改变,从而重建新稳态或恢复正常活动水平。这种环路活动自我调节机制称之为稳态调节,其发生的细胞机制是脑功能可塑性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
2009年9月9日,《神经科学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姚海珊研究组的研究论文“外膝体感受野的时空频率调谐特征可以提高神经元分辨自然图像的能力”。
2009年8月26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周嘉伟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SC p43 Required for Axonal Development in Motor Neurons,这项工作主要是由该研究组的朱孝东、刘洋、尹延青等人共同完成。
2009年7月26日,Nature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舒友生研究组胡文钦等的研究论文 “钠通道亚型Nav1.6和Nav1.2在动作电位爆发和反向传播中的不同贡献”。该论文被选为封面故事。同期的News and Views还发表了斯坦福大学Dulla和Huguenard教授对该论文的重点介绍。
7月13日,国际杂志《细胞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Cell Biology)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实验室童小萍等的研究论文“GABA通过激活钠通道和钠-钙交换通路而引起的钙信号对NG2胶质细胞迁移的作用”。同期杂志在“本期新闻”栏目以题为“脑修复细胞对GABA的跟随反应”的短文对该论文给予重点介绍。
6月17日出版的《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周嘉伟研究员和上海药物研究所镇学初研究员所领导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活化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的与磷脂酰肌醇耦联的多巴胺受体可以调节其产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 的水平,从而发挥维持神经元存活、生长和促进脑修复的作用。这一成果是由博士研究生张新化等共同完...
6月3日,2005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视觉空间的认知神经机制” 项目鉴定会在田家炳楼心理学院多媒体室举行。鉴定专家组由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申继亮教授等五位专家组成,林崇德任专家组组长。
脑神经有时仿佛是一位聪明且敏感的音乐家,不仅能掌握自己的节奏和律动,而且还善于“倾听”外界的声音,甚至会随着外界声音“打拍子”。新近一期的国际学术期刊《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章晓辉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节律的感觉输入调制大脑中神经网络活动的振荡频率”。
5月6日,《神经科学》(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章晓辉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发现——“节律的感觉输入调制大脑中神经网络活动的振荡频率”。博士研究生高丽霞、叶昌泉等通过对整体动物的电生理研究,发现丘脑中一种频率小于1 Hz的慢波振荡(slow oscillations)的活动节律可以被声音刺激的节律所调制。时间间隔为秒的节律声音的短时间刺激可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