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生物地球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地球化学相关记录105条 . 查询时间(3.006 秒)
2024年4月23日关于中亚地区植被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植被变化的生物地球物理增温效应仍有待阐明。以往对植被物候的有限关注忽略了植被覆盖变化的综合影响,使得生物地球物理影响模糊不清。因此,有必要研究植被覆盖变化对地表增温的影响。
2024年3月6日,微生物学领域旗舰期刊mBio刊发了题为"Deep-sea in situ and laboratory multi-omic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sulfur assimilation of a deep-sea Chloroflexota bacterium”的文章,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超岷课题组关于深海难培养微生物-绿弯菌门(Chl...
植物光合作用调节着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并最终以植物诱导的各种反馈影响着大尺度的气候波动和变化。光合作用生化过程的数学表达(FvCB模型)是所有陆地生物圈模型的核心组成部分,叶片光合作用潜力是该模型中最为关键的生理参数之一,其时空变异和关键环境变量的动态主导着各个尺度的光合作用过程,调控个体尺度的植物生长,也直接决定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水和能量循环过程。然而,由于缺乏观测数据和...
2024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海洋模拟与生态动力课题组,在海洋亚中尺度过程对生物碳泵效率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Efficient biological carbon export to the mesopelagic ocean induced by submesoscale front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
氨气(NH3)是大气中具有还原性质的活性氮气体,对大气环境质量(PM2.5成核等)和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农田土壤挥发NH3是大气NH3的重要来源,准确量化其对大气沉降氮的贡献,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至关重要。氮稳定同位素(δ15N)分析测试技术结合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等)的应用是示踪大气NH3来源的有效手段,但解析的准确度与源谱δ15N值选择密切相关。当前关于农田土壤δ15N-...
2024年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河海大学、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法国墨卡托海洋国际机构、意大利国立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所等全球16个研究单位的34位科学家组成的国...
氨气(NH3)是大气中具有还原性质的活性氮气体,对大气环境质量(PM2.5成核等)和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农田土壤挥发NH3是大气NH3的重要来源,准确量化其对大气沉降氮的贡献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至关重要。氮稳定同位素(δ15N)分析测试技术结合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等)的应用是示踪大气NH3来源的有效手段,但其解析的准确度与源谱δ15N值选择密切相关。现有关农田土壤δ15N-N...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结果的通知》,地科院“地球生命演化与碳循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至此,南京大学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增至2家。
甲烷(CH4)作为强效温室气体,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湿地甲烷是全球最大的自然排放源,占全球年总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一。对全球湿地甲烷排放量的估算和预测,通常依赖基于过程的湿地甲烷模型。这些模型融合了生物地球化学机制、气候强迫和湿地面积时空分布模拟等因子。由于缺乏长期观测数据以及受限于对甲烷排放机理过程的认知,目前湿地甲烷模型的通量估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缺乏对不同湿地甲烷模型之间的评估...
2023年12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组织实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年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共享航次结束,返抵广州新洲码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林强到港慰问并致辞。
微生物是地球上丰富且分布广泛的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对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挥着关键作用。微生物降解是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中,降解功能微生物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化合物,是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执行者。因此,研究原位降解功能微生物的种类和代谢特性,并从复杂环境微生物群落中发掘具有“特定代谢功能”的活体菌株资源,以提升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是业界长期追求的目标,亦是环境微生物研究的焦点和难点...
土壤线虫在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和调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物多样性通过地上凋落物输入和根系输入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线虫多样性及功能。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草本植物多样性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树种多样性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
硫素可利用性及其循环在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氮沉降全球化下,土地利用和磷素输入对土壤硫循环的影响一直缺乏关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研究团队在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了典型南亚热带森林(原始林、恢复林和干扰林),进行为期10年的氮磷添加试验。研究发现,土地利用变化(从原始林转变为他森林类型)显著降低了土壤酶活性和有效硫含量,磷添加比氮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
全球矿业活动产生大量尾矿,暴露地表未修复的富重(类)金属尾矿易通过风力和水力侵蚀扩散,对区域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威胁。硫化物尾矿通常呈现有机质含量低、营养元素缺乏、保水透水能力差、微生物群落结构简单、pH低和有害元素含量高的地球化学特征,导致植物难以自然生长,缺乏植被覆盖则致使有害元素易迁移扩散。因此,通过添加堆肥等外源物质调节尾矿pH并提供营养元素,以辅助区域功能性植物生长,实现废弃尾矿的植物...
全球矿业活动产生大量尾矿,暴露地表未修复的富重(类)金属尾矿易通过风力和水力侵蚀扩散,对区域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威胁。硫化物尾矿通常呈现有机质含量低、营养元素缺乏、保水透水能力差、微生物群落结构简单、pH低和有害元素含量高的地球化学特征,导致植物难以自然生长,缺乏植被覆盖则致使有害元素易迁移扩散。因此,通过添加堆肥等外源物质调节尾矿pH并提供营养元素,以辅助区域功能性植物生长,实现废弃尾矿的植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