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微生物药物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微生物药物学相关记录84条 . 查询时间(2.052 秒)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在提高纳米递药系统抗脑胶质瘤效果的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Acid-Responsive Transferrin Dissociation and GLUT Mediated Exocytosis for Increased Blood-Brain Barrier Transcytosis and Programmed Glioma Targeting Delivery”发...
随着近年来抗生素耐药微生物的快速出现,医疗器械和植入生物材料表面引发的微生物感染问题给临床实践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校材料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构筑了基于β多肽聚合物修饰的高效抗菌表面,对代表性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代表性革兰氏阳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超级细菌)均有高效杀菌功能。这一成果于2018年4月24日在线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
近年来,由于抗菌素的滥用,耐药病原体不断出现并蔓延,如“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极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临床面临无抗生素可用的困境。天然产物是极为重要的药物来源,存在许多结构新颖、活性强和作用机制新颖的抗菌活性成分。其中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更为丰富多样,从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菌药物先导化合物,具有极大的资源优势和应用前景。西藏自治区墨...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春晖计划)主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侨联、英国陕西同乡会协办的“英国华人高级学者团陕西交流访问”西北工业大学站的学术交流会于7月15日在长安校区数字化大楼第五会议室举行。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任傅莉、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张富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代富平、理学院副院长张秋禹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旨是促进在英华人高级学者与陕西省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帮助陕西高校快速发展...
辛伐他汀(Zocor)是土曲霉天然产物洛伐他汀的半合成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降血脂药,2015年全球销售额达到30亿美元。辛伐他汀的工业生产工艺可分为三个过程:土曲霉发酵生产洛伐他汀,碱水解洛伐他汀制备monacolin J,化学方法将monacolin J转化成辛伐他汀(图1)。针对monacolin J转化成辛伐他汀,美国研究人员前期开发了基于酰基转移酶LovD的生物催化转化方法,并获得2012...
日前,世界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我校化学学院李越湘(“能源”类榜单)、江西省医学科学院闵卫平(“医学”类榜单)、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阮榕生(“农业和生物科学”类榜单)教授入选。在2014、2015年度,李越湘、闵卫平和阮榕生三人亦入选该榜单。“2016年中国高被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离子通道药物研发中心研究发现,TRPA1离子通道介导碘引起疼痛及过敏副作用。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EMBO Reports上。1811年碘元素被发现后不久,由于它的高效和低廉,被广泛外用做杀菌剂。碘比其他的外用杀菌剂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碘是唯一能够同时杀死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孢子、阿米巴虫、病毒、原生生物等的外用杀菌剂。
2016年4月21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子刊Molecular Cell以长文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谢晓亮、白凡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在题为“Enhanced Efflux Activity Facilitates Drug Tolerance in Dormant Bacterial Cells”的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综合应用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和高通量基因测序手段,深入探究...
2016年3月10日,法国生物耐药性专家团PatrickPlesiat教授一行8人在法国驻中国大使馆科技处专员白蔓女士的带领下来我校交流访问,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生物工程学院有关负责人和有关教师等参与了交流。
2016年3月7日上午,法国驻华大使馆组织抗生素耐药研究学术代表团访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青年课题组长冯婕副研究员、胡永飞副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李娟副研究员进行了微生物抗生素耐药的交流。
2016年2月26日,国际著名评论期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在其“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中以“Antibiotics:Antifungal agent blocks MRSA”为题点评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关于抗细菌感染新靶点CrtN的研究工作。
2016年2月4日,Nature集团旗下Scientific Reports杂志正式在线刊登了兰州大学李红玉教授课题组在微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A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using Bacillus subtilis B7-S to produce natural vanillin from ferulic acid” 。
一项日前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对药物产生抗性赋予了细菌超级力量,使其更加强大并且可能更加致命。不过,直到最近,相反的观点还被认为是正确的。对抗药细菌要比普通细菌生长缓慢的观察导致这样一种观点的产生,即获得耐药基因会干扰其他必要过程。换句话说,细菌抗药性的获得是有代价的。
近日,国际代谢工程权威期刊《Metabolic Engineering》刊登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钟建江和白林泉教授共同指导的博士生谭高翼在井冈霉素工业高产菌代谢工程改造方面的最新研究论文(Gao-Yi Tan, Yao Peng, Chenyang Lu, Linquan Bai*, Jian-Jiang Zhong* (2015). Engineering validamycin pr...
细菌合成、释放与群体密度相关的信号分子,并通过感知其浓度变化从而调节细菌的基因表达和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群体感应是细菌的“语言”,它调节细菌群体内所有成员的行为并使之社会化,从而实现单一细菌个体无法完成的生理功能。在铜绿假单胞菌中,Rhl群体感应系统是由转录调节因子RhlR、信号分子C4-HSL及其合成酶RhlI蛋白组成,它对细菌毒力因子的表达、细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