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 火箭、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空间探测器 宇宙飞船 航天站 航天飞机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相关记录881条 . 查询时间(2.194 秒)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三研究所合作,实现了基于超导体-石墨烯-超导体(SGS)约瑟夫森结的太赫兹频段高灵敏度探测器。2022年11月23日,相关研究成果以A terahertz detector based on superconductor-graphene-superconductor Josephson junction为题,发表在Carbon上。
“夸父一号”卫星的全称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于2022年10月9日在酒泉卫星中心成功发射。作为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的科学目标瞄准“一磁两暴”,即同时观测太阳磁场及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关联,同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支持。作为卫星三大载荷之一的“硬X射线成像仪”,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负责研制...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上海技物所研制细胞实验单元上行生保支持装置和生命实验耗材包随飞船升空。细胞实验单元上行生保支持装置可以为细胞实验样品上行提供所需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营养环境,保证细胞在到达空间站时具有理想的生理状态。生命实验耗材包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气瓶、气体净化单元、气体采样器等,将为空间站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正常...
逃逸层温度是高层大气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对高层大气的研究和模式的改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逃逸层中性大气温度很难探测,数据匮乏。以前的研究主要通过其他参数如中性和等离子体参数来反演逃逸层温度,其结果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式信息。
燃烧现象作为能源转化的化学热力学过程,在空天推进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声学角度来看,火箭与航空发动机中的燃烧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蜡烛火焰燃烧有本质的不同。在发动机的燃烧腔中,火焰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声波脉动的影响,诱发相应的热释放脉动。当二者相位相同时,热释放脉动会对声波产生正反馈,从而导致幅度极大的压力波动,直接危及发动机结构安全。
2022年10月13日6时53分,5米S-SAR 01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6日8时57分,由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担任总体研制单位的SAR载荷成功开机,运行正常。
2022年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负荷形变反演质量变化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推演并拓展了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三维形变观测反演质量变化的理论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证实了附加水平方向的形变观测能够显著提升质量变化反演的空间分辨率及精度。9月29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固体地球》(Journal o...
太极计划通过卫星编队的形式进行空间引力波探测,而构建星间激光链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相比应用于星间激光通信、重力场测量等领域的传统星间激光链路构建任务,太极计划需应用有限的星上资源实现三百万公里超远距离激光捕获及1 nrad/Hz1/2量级超高精度指向,因此其实现难度要大得多。为此,科学家提出采用三级捕获探测方案,通过星敏感器(STR)、CMOS捕获相机及四象限探测器(QPD)逐级探测压制激光指...
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于2020年12月着陆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克里普地体(Procellarum KREEP Terrane,PKT)的东北部地区,随后对着陆点附近的月表物质进行了采样并成功将1731克月壤样品带回地球。风暴洋克里普地体的东北部地区之所以被选择成为嫦娥五号任务的着陆区,主要在于它被认为是月球表面最年轻的玄武岩单元之一并且富含铀、钍、钾等生热元素。先前基于热化学与动力学的模拟研究认为,...
2022年8月2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举行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硬X射线成像仪(HXI)载荷试验队出征仪式。台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卫星首席科学家、各党支部书记、职能部门负责人、试验队队员和ASO-S卫星项目团队全体成员等参加活动。台长、党委书记赵长印做动员,副台长、党委副书记毛瑞青主持仪式。
“太棒了,终于稳稳地展开了。”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展开柔性太阳电池翼的绝美瞬间,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宋爱国滑屏的手指微微颤抖。
2022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数据。
2022年7月24日,长春KHz高重复频率常规卫星激光测距系统首次成功观测到最新加入ILRS国际联测的lares2卫星,有效数据点20770点、内附精度10.6mm、观测弧段15min。图1是长春站观测lares2卫星的观测界面截图。
2022年7月27日12时12分,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并顺利将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星、低轨道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卫星、电磁组装试验双星和南粤科学星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记者2022年7月2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2022年7月2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