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放射性计量学 核仪器、仪表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粒子加速器 裂变堆工程技术 核聚变工程技术 核动力工程技术 同位素技术 核爆炸工程 核安全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 辐射防护技术 核设施退役技术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核科学技术相关记录1368条 . 查询时间(0.511 秒)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废炉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瓦砾等,对此,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2022年2月2日表示,将考虑采取暂时性填埋的处理方式。报道称,随着福岛核电站的废炉作业的推进,在拆除过程中,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瓦砾等废弃物逐年增多。其中大部分都存放在核电站区域内的集装箱等室外环境下,2021年底已达到48万立方米,预计未来还会增加。
动力堆源项高放废液是未来我国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处理处置的主要源项,其特点为高锆、高钼、高稀土和高锕系元素含量,玻璃固化配方开发难度大。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通过组织多次配方开发讨论会,结合冷坩埚玻璃固化工艺特点,采用玻璃固化体配方的成分-性质数理统计模拟设计和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玻璃材料计算,经过数十轮配方迭代实验,优化后的动力堆源项玻璃固化配方实现了在φ350冷坩埚上100h的连续运行实验...
2022年1月18日,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安全所“凤麟核”团队研制的“紧凑型高分辨率中子照相机”在青岛通过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组织的相关领域专家的科技成果评价,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成像质量达国际标准最高等级,实现了中子照相...
随着核能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废液处理处置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137Cs是核废料中常见的放射性元素之一。它是一种高释热裂变核素,半衰期约为30.17年,是核废液中主要的γ射线源,对核废液的贮存和处置影响大。137Cs+溶解度高、易迁移,其分离和去除易受干扰离子的影响,从复杂水溶液中高效捕获137Cs+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2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潘自强,1936年出生,湖南益阳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中科院近物所研制建设的18GHz高电荷态常温ECR(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成功出束,设计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该离子源可有效提升重离子束流能量,并增强我国重离子单粒子效应地面模拟试验能力,将有效缓解我国辐射物理重离子试验束流紧缺问题。
加速器驱动核能系统(ADS)可高效解决核电安全、清洁、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核燃料循环利用和核废料安全处理问题,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实现该系统首先要具备的关键装置就是“粒子束大炮”——强流高功率加速器。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坚持自主创新,经过十年科技攻关成功研制了ADS超导直线加速器样机(设计能量20兆电子伏特),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10毫安连续波质子束加速和百千瓦、百小时稳定...
近日,国家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以下简称“核聚变中心”)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核西物院”)在蓉召开2022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采购包工作会。核聚变中心主任罗德隆,核西物院党委书记张必祥,院长刘叶,副院长刘仲华出席会议。副院长童洪辉主持会议。会议回顾了核西物院2021年ITER采购包管理工作及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绩,重点就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挑战、...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成了国内首个吨级铅铋合金氧控试验装置,实现了吨级规模铅铋合金氧控工艺技术的突破,标志着原子能院率先掌握了规模化、工程化铅铋氧控方面的关键技术,为攻克铅铋型号反应堆和加速器驱动铅铋次临界堆中材料腐蚀的难题奠定技术基础,向建成高安全性、长寿命的铅铋核装置迈出坚实一步。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研究开拓者,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以及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99年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09年,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虽家境贫寒,却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刻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中学学业后,考入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后于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得到了顾静薇、饶毓泰、周培源等教授的指导。这不仅培养了郭永怀扎实...
2021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EMIS-170同位素电磁分离器全年运行时间突破3000小时,创历史新高。该分离器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实现了多种稳定同位素的分离,为核医学等领域急需的同位素材料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响应国家需求,经过多次攻关和自主研发,在该分离器上进一步完善了铷同位素的分离参数,形成了国内首个成熟可控的铷同位素分离工艺体系,其同位素丰度和纯度达到国...
2021年,原子能院泳池堆累计功率运行123天,超额完成了年度功率运行100天的目标,运行状态良好,全年未发生运行事件及计划外停堆,为原子能院顺利完成重大项目辐照考验任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持续提升泳池堆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原子能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策划并进行了三台一次水泵及电机、两台厂房主变压器的更换工作,相继解决了设备更换中遇到的多项技术难题,提前完成了上述重要设备更换,为确保泳池堆连...
日前,被称为世界首座商业规模“不会熔毁的核反应堆”——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这是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标志我国在这一先进核能技术领域成为世界领跑者。
2021年12月31日晚8点,随着最后一段砼浇筑,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以下简称“HEPS项目”)储存环实验大厅(约32000平方米)超平耐磨地坪完成施工。至此,历经900余天的努力,HEPS项目土建结构施工圆满收官,为HEPS项目基建工程如期交付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日,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成功。这是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意味着该领域我国成为世界核电技术的领跑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