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理学”相关记录1078条 . 查询时间(1.877 秒)

近日,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马利邦教授等在绿洲荒漠区乡村聚落未来演变趋势方面取得进展。该成果利用遥感解译数据探讨了绿洲区、过渡带、荒漠区3大区域之间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借助预测模型模拟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情景下的乡村聚落演变趋势,并提出了微观重构思路。成果发表在地学国际主流杂志《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SCI&SSCI,一区TOP,IF=7.9)。
7月5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张怀清研究员带队的“林草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受邀到伊犁师范大学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商谈。伊犁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崔东,副院长宋波,银龄教授李忠魁以及在校的师生参加了会议。

近日,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年教师白雲副教授第一作者身份在全球遥感科学领域顶级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F=11.1,SCI一区TOP)在线发表了题为“Integrating machine learning with thermal-driven analytical energy balance model improved terrestria...

近期,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花粉现代过程研究团队2020级博士研究生范保硕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大学等全国13个单位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Science 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10万年演化史。
2024年5月18日至2024年5月19日,由中国地理学会、江苏高校地理学学科联盟、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2024年)“行远杯”全国地理实践技能越野赛决赛在江苏省淮安市成功举办。经过激烈的初赛角逐,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以及20余所中学的地理教师共计148名选手进入决赛。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子刊PNASNexus刊登了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关于城市食物-能源-水关联关系系统集成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张鹏鹏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为第一作者。合作单位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和特文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
2024年5月12日,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上海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国内首次以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设置的专门赛事,此次赛事共吸引全国952万大学生报名参加。经过激烈角逐,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师生取得国赛1银1铜的优异成绩,展现了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显著成果。
近日,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大数据计算与资源规划研究实验室”获批为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试点单位。

近日,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段红锐同学作为第一作者,张雅静同学为第三作者在地理信息与遥感领域知名SCI期刊《Geocarto International》上发表了题为《An urban-ruralfringe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Combined Urban-rural Fringe Index(CUFI)》的学术论文。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管理科研创新大赛结果揭晓,由石河子大学理学院苏泽老师和杨振安博士联合指导,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22级1班王文慧、袁景、鲍红亮、杨羚曦、杨泽宇、辛海燕参完成的题为“禁牧增加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碳的机理研究”的作品,经过摘要初筛、专家函审、总决赛答辩(线上)等流程,从全国23个省级行区102所高校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本科组一等奖。
陆表大气实际水汽压增速减缓的现象和原因获揭示
水汽压 大气干旱 海表温度
2025/1/6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副研究员徐文芳等科研人员利用多源陆地和海洋的观测、再分析数据,研究揭示了全球陆表大气实际水汽压增速减缓的现象和原因。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近日,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全国获立项共48项。其中,中山大学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杨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联合广西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团队共同申报的“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理论研究”获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为龙花楼教授、陈秧分研究员、王琛教授和林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