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空间物理学 >>> 电离层物理学 高层大气物理学 磁层物理学 空间物理探测 空间环境学 空间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空间物理学相关记录330条 . 查询时间(2.325 秒)
“连接过程”是云对地闪电的下行先导放电靠近地面时,诱发地面一个或多个物体产生上行先导放电,二者最终发生连接从而导致大电流回击的重要过程。其发生对于确定地面雷击目标物具有决定性作用,在雷电防护领域受到长期关注。然而,在雷电连接过程中,正、负先导之间发生击穿导通的“最后一跳”(Final Jump, or, Breakthrough Phase),持续时间仅微秒量级,探测相当困难,一直是雷电物理研究面...
中心位于巴西境内的南美磁异常区(SAMA)是地磁场总强度全球最小的扇区。该地区的高能粒子能量显著增加会对卫星、飞行器等的在轨运行、宇航员活动等产生影响;尤其在磁暴期间,中低纬度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密度会产生强烈扰动,给航天、导航、通信等带来严重影响。南美实验室博士后Juliano Moro与天气室徐寄遥研究员等利用位于SAMA腹地、南美实验室圣玛利亚数字测高仪数据,分析了磁暴期间巴西上空电离层的响应...
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发射升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主要科学目标为研究“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以及两类最剧烈的太阳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太阳卫星还将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有力支撑。可以提前至少40小时得到日冕物质抛射信息,提前预警,有效减少负面影响。2021年开始进入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计在2025年前后达到活动峰值期。卫...
探地雷达因其无损探测的特性被广泛应用。然而,无遮蔽雷达天线激发的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当遇到地面异常体(如树木和石块)时将产生绕射回波(图1),从而对地下反射波和绕射波造成干扰,必须设法压制。现有的地表绕射波分离方法效果不佳,对有效信号损伤较为明显。 
科学家利用一个“星系大小”的空间观测站,从引力波或贯穿宇宙并扭曲时空结构的强大涟漪中,找到独特信号的潜在线索。最近发表于《天体物理学快报》的这项新发现,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一个名为北美纳赫兹引力波纳米天文台(NANOGrav)的项目。
近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王玲华教授成为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s Research (JGR)- Space Physics副主编。JGR是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merican Geophysics Union)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6年,共分为七个分刊,囊括了空间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等七个地球物理学核心领域。JGR每年发行出版约三千篇论文,是目前国...
2020年1月5日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获悉,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主要探测器之一——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目前已投入运行。
近日,空间科学研究院李波教授团队联合英国Northumbria大学、俄罗斯科学院日地物理研究所、比利时鲁汶大学、伊朗Tafresh大学等国际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Magnetohydrodynamic Fast Sausage Waves in the Solar Corona》在国际期刊Space Science Reviews上发表。该综述是由李波担任客座编辑的“Oscillatory ...
近期,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刘凯军课题组在磁层中氧离子回旋谐波的激发问题上取得研究成果,发表在空间物理领域权威学术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氧离子回旋谐波是一种在内磁层中观测到的等离子体波动,其显著的特征是在氧离子回旋频率的整数倍附近有离散频谱峰值。这种波动的激发机制尚存争议,主要是因为卫星波动数据分析中常用的奇异值分解(SVD)方法计算出的波的传播方...
2020年10月27日,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通过CoreTrustSeal国际认证。这是国际科学理事会世界数据系统(WDS)推行全球数据中心国际认证后,亚太地区空间领域首家通过认证的数据中心。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成功软着陆。嫦娥四号共搭载了9台科学载荷,其中有3台是国际载荷,在这3台国际载荷中,“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LND)搭载在着陆器上,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德国基尔大学联合完成,首次在月表实地进行粒子辐射环境探测,该仪器的首席专家分别是德方的Robert.F.Wimmer-schweingruber教授...
由于地球磁层和磁鞘等离子体和磁场环境的差异,在地球磁层顶发生的磁场重联通常表现为非对称重联。非对称重联的很多特征与对称重联不同,其中之一即表现为低密度磁层一侧的低混杂波。这些低混杂波是由重联非对称性相关的密度梯度所带来的低混杂漂移不稳定性,或者磁鞘离子由于有限回旋效应进入磁层带来的修正双流不稳定性所激发。低混杂波被认为是磁层顶三维非对称重联的一个基本特征,它们不但为磁场重联提供反常电阻,也对磁鞘等...
地球辐射带是诸多卫星运行轨道所在的区域,也是深空航天器飞离地球的必经区域。地球辐射带的发现预示着一门全新的学科,即空间物理学的诞生。近年来,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涛研究员的研究团队与莫斯科国立大学核物理研究所(SINP)开展了辐射带相对论电子通量长期倒空现象的合作研究,并在该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莫斯科国立大学核物理研究所是国际著名研究所,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高能粒子和空间辐射的观测和研究,比美国...
在过去的四十几亿年里,小行星撞击产生的粉碎、熔融、粘合和混合等物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月球表面。在太空风化的共同作用下,月球表面形成一层广泛分布、厚约2~15m的月壤。理解月壤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月壤剖面记录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辐射历史,以及小行星对月面的撞击历史;同时,无论是环绕探测、软着陆巡视探测,还是采样返回,所获得的数据和样品几乎全部来自月球表面特别是月壤层。但月球轨道器和月球车的遥感...
近日,山东大学“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攀登计划创新团队“卫星导航与遥感”课题组徐天河教授团队,使用卫星观测数据首次揭示了我国渤海重力变化的成因,该成果对我国近海海平面变化及其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