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射电天文学 >>> 射电天体物理学 射电天文方法 射电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射电天文学相关记录232条 . 查询时间(1.268 秒)
2020年12月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获殊荣,成功入选2020-2021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于1981年,是经国务院确认的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设立最早、规格最高、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主管单位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是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国家优质工程奖评定注重工程质量的全面、系统管理。此次全国只有十五个工程入选202...
新疆天文台脉冲星团组科研人员利用南山观测站26米射电望远镜(NSRT)脉冲星计时观测数据,使用Cholesky变换减小耦合误差的分析方法,得到了87颗脉冲星更准确的自转参数、自转制动和周期跃变,进一步确定其中48颗脉冲星的位置和自行。该工作充分发挥了NSRT在脉冲星计时方面的优势,所揭示的脉冲星自转非稳定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子星物理性质。脉冲星的自转能不断转换为向外辐射的高能粒子和电磁辐射,...
为全面反映我院信息化建设进展及应用成效,由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发布征集的2019年度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评选结果于近期揭晓,上海天文台选送的“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系统”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优秀案例”。 SKA,即“平方公里阵列”,将是天文学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也是中国参加的第二个国际大科学工程,受到最高领导人的关注。
FAST望远镜2020年初通过国家验收,并立即向全国天文工作者公开使用。FAST望远镜灵敏度高,可观测其他射电望远镜无法探测到的微弱信号。由于FAST工程团队精确的反射面面型控制和FAST19波束接收机良好的偏振特性,使得FAST成为研究快速射电暴偏振的绝佳利器。FAST通过对快速射电暴深度观测取得重要科学进展。
近日,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的首个科学数据竞赛(SKA Science Data Challenge #1, SDC1) 成果总结已在MNRAS发表。上海天文台作为参赛团队参与了该竞赛,并在总评分名列首位。
快速射电暴是已知宇宙中射电波段最强的爆发现象。它们持续时间极短,释放能量巨大,起源众说纷纭,是现代天文学一大谜题。目前该领域最紧迫的任务是寻找快速射电暴的对应天体。最新观测证实极强磁场中子星(磁星)是快速射电暴的来源之一。这也是目前唯一被观测验证的可以产生快速射电暴的天体。11月5日正式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一组文章报道这一重大突破,其中包含由天文系林琳老师为第一作者的题为《银河系...
近期,《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的两篇研究极端星系起源的论文被加法夏望远镜(CFHT)官方评为研究亮点,并以“Galactic Census Reveals Origin of Most Extreme Galaxies”为题进行了报道。这两项研究工作均使用了CFHT的下一代室女星系团巡天(NGVS)数据,其中一篇论文研究的是超弥散星系(ultra-diffuse ...
近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程康法和副研究员赵晓红等人的一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给出了大尺度衰减磁场环境下伽玛暴同步辐射的偏振特性,并发现在大尺度的环形磁场模型下,偏轴观测的伽玛暴理论上都会在单脉冲内发生偏振面旋转九十度的现象。
2020年9月25日,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9大领域的50位青年科学家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李婧研究员荣膺天文和地学领域“科学探索奖”。
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河外星系的中性氢观测是FAST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近日,国家天文台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的程诚等人利用FAST的19波束接收机对一批低红移恒星形成星系样本中的四个星系进行先导观测(pilot survey),成功探测到三个星系的中性氢发射线(图1)。该研究论文已经被国际天文学权威期刊A&A Letter接收,这也是FAST...
近日,世界各地射电天文台都报告说:在银河系内捕捉到了一个强烈的、长达1毫秒的快速射电暴。科学家们希望,进一步的研究能证明这的确是来自银河系内的宇宙信号。 尽管时间很短,但快速射电暴的能量却高得吓人,其一次性释放的能量堪比太阳在一天内释放的能量。然而这头残暴的能量“猛兽”,其来源却一直是个谜团。天文学家表示,如果证实最新发现的快速射电暴来自银河系内,或许很快就能帮助我们揭开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炜玮、李菂等与合作者利用自主研发的搜寻技术,结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对俗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海量巡天数据进行快速搜索,近日首次发现一个新的快速射电暴(FRB),其距离地球约85亿光年。快速射电暴是一种持续仅数毫秒的神秘射电暴发现象,自2007年发现、2013年认证以来,成为天文领域最为热门的前沿领域之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利用俗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观测数据,在球状星团M92中最新发现一个典型的“红背蜘蛛”脉冲双星系统M92A,其距离地球约2.6万光年,也是在M92中首次探测到的脉冲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潘之辰及李菂为首的FAST团队共同完成了这一重要天文学观测成果论文,近日在美国《天体物理学快报》发表,并被美国天文学会评为研究亮点,有望进一步丰富球状星团脉...
云南天文台40米射电望远镜于2019年11月5日参加了东亚VLBI网(East-Asian VLBI Network,简称EAVN)组织的测试观测。除云南台40米射电望远镜外,参加本次观测的台站还有日本的Iriki 20米和Ogasawara 20米望远镜。本次观测频段为C波段,目标为W3OH脉泽和3C84、DA193连续谱,总观测时长约为1小时。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向导教授和张杰院士领导的课题组近期与同行合作,利用太赫兹脉冲与相对论电子束在介质波导中的相互作用操控电子束能量分布,实现了对相对论电子束脉宽与时间抖动的同步压缩。该工作作为“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文章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 【L. Zhao et al., Phys. Rev. Lett. 124, 054802 (2020)】;作为本期的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