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射电天文学 >>> 射电天体物理学 射电天文方法 射电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射电天文学相关记录232条 . 查询时间(1.517 秒)
最近,云南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组董亮高级工程师等,会同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相关专家,提出的专利“一种针对太阳射电爆发干扰导航系统事件的预警平台及其方法”(专利号ZL201420706175.X),获得昆明市2016年专利奖二等奖。
2016年12月22日,国内首个暗能量探测项目,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暗能量射电探测关键技术”课题顺利通过技术验收并开始正式观测,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国际天文突破性观测成果。
2017年1月9日-10日,应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副研究员童明雷的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龚碧平访问国家授时中心,作了题为“脉冲星时间噪声及双星系统残余多普勒效应”的学术报告,并与中心科技人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龚碧平长期从事脉冲星和黑洞方面的研究,获得过多项研究成果。2005年在Phys. Rev. Lett.上发表了一篇有关脉冲双星多普勒残余效应的文章,提出双星系统的多普勒残余效应,可解释射...
2016年12月29日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近两个月内频繁记录到超大质量黑洞CTA 102的伽马射线爆发,光学观测发现CTA 102开始处于新一轮活跃状态。这是暗物质卫星科研团队自卫星于去年发射后首次发布观测成果。据悉,这一观测结果已在《天文学家电报》上发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申请的《一种射电望远镜接收机馈源的对焦方法》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为:ZL 2014 1 0707042.9。该专利成功应用于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1.3厘米波段接收机的精确对焦,并结合天线测量软件观测结果,利用天线电指标来观察和判断馈源的最佳焦点位置。此种对焦方法精度高、稳定性好、实现简单,且具有通用性,对匹配精度要求高的短厘米波段甚至...
国际著名天文学家鲁国镛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6日在美国Charlottesville逝世,享年70岁。我们沉痛哀悼鲁国镛先生!鲁国镛先生是国际射电天文学界一位杰出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先后担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天文学系主任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并于2002-2012年间担任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台长。鲁国镛先生毕其一生,为国际射电天文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
中国天文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于11月1日在武汉市洪山宾馆开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获得中国天文学会第十三届张钰哲奖,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武向平院士为其颁奖。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是中国天文学会为纪念张钰哲先生,促进中国天文学的发展,鼓励并表彰在天文学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天文学家而特别设立的奖项。张钰哲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授予在天文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一名中国天文学家,其获奖工...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实验成功可工作在近紫外、可见光与红外波段的金增强型反射膜系,其方案和实验由大口径光学技术研究室的王晋峰副研究员和田杰工程师率先提出和完成实施。该膜系同时具备了宽反射带宽、高反射效率、较低的膜层应力及优异的环境稳定性,使用寿命媲美介质反射镜,非常适合应用于大型天文望远镜与大型光学仪器中的反射镜面之上。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的通知》(组厅字〔2016〕37号),全国共有620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336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我台郑为民研究员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名单。郑为民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射电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上海天文台年刊主编。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脉冲星团组和北京大学科维理研究所李柯伽研究员合作,在实时搜寻终端研制方面取得进展。目前该终端已安装至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观测系统,并在L波段进行了试观测,测试结果表明已具备开展快速射电爆(FRB)实时搜寻的能力,为下一步开展FRB研究奠定了基础。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财政部支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2016年7月6日在内蒙古正镶白旗明安图观测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在太阳爆发能量初始释放区高分辨射电成像观测的科学空白。
2016年4月22日,暮春时节,柳絮漫天,江花似火。紫金山天文台第十二期青年论坛在鼓楼办公大楼4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此次论坛由紫台青促会会员冯磊博士主持,邀请报告人为吴雪峰研究员。
近日,新疆天文台申请的《一种保持制冷接收机微波窗口干燥的充气系统》,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为:ZL 2013 1 0443418.5。 该专利由新疆天文台陈卯蒸正高级工程师、马军高级工程师、王凯工程师等科研人员完成,这是团组继获得《短厘米波段双极化制冷接收机杜瓦》发明专利后取得的又一项专利。专利依托“1.3cm双极化制冷接收机研制”项目完成,应用于接收机保持...
日前,由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的2015年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名单揭晓,我台郑为民研究员榜上有名。郑为民研究员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射电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上海天文台年刊主编。
2015年12月7日09:05(BJT)起,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65米口径天马望远镜与由韩国3台站VLBI网(KVN)和日本4台站VERA组成的KaVA联合开展的43 GHz VLBI观测(代码k15tj02d)获得成功。天马望远镜使用常温Q波段接收机(图1),数据采集终端为DBBC2,数据记录速率为1 Gbps(16ch,16MHz,2bit)。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DiFX处理机和韩日硬件相关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