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凝聚态理论 金属物理学 半导体物理学 电介质物理学 晶体学 非晶态物理学 液晶物理学 薄膜物理学 低维物理 表与界面物理学 固体发光 磁学 超导物理学 低温物理学 高压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凝聚态物理学相关记录1509条 . 查询时间(1.56 秒)
2023年9月22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题为《High-dimensional topographic organization of visual features in the primate temporal lob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常乐研究组完成。研究人员结合功能核磁共振、电生理记录和深度学...
2023年9月25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高炜博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俊合作,利用施主-受主对(DAP)模型解释了二维MoS2/WSe2莫尔异质结中密集且尖锐的局域层间激子(IX)发射现象,建立了DAP IX的动力学模型,解释了层间激子寿命与发射能量的单调依赖关系。2023年9月18日,相关研究成果以《MoS2/WSe2莫尔异质结中的层间施主-受主对激子》(M...
在土壤水蒸发过程中,水的气化仅发生在气-液界面上而非表观土壤表面。气-液界面的演化在蒸发过程中占据主导性作用。研究不同饱和度下的界面特性,对于剖析土壤水分蒸发的关键机制颇为重要。
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c)及相关物性由超导基元的配位结构、配位数目和排列方式等参数所决定。在Fe基超导体中,FeAs(Se)4四面体的Fe-As(Se)-Fe夹角和阴离子As(Se)高度等与Tc、正常态输运性质和配对机制密切相关。SnAs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物性,其中层状SnAs基化合物LiSn2As2和NaSnAs具有多样化的堆垛方式,常压下分别展现出超导电性(Tc =1.1-1.3 K)和半...
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c)及相关物性由超导基元的配位结构、配位数目和排列方式等参数所决定。在Fe基超导体中,FeAs(Se)4四面体的Fe-As(Se)-Fe夹角和阴离子As(Se)高度等与Tc、正常态输运性质和配对机制密切相关。SnAs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物性,其中层状SnAs基化合物LiSn2As2和NaSnAs具有多样化的堆垛方式,常压下分别展现出超导电性(Tc =1.1-1.3 K)和半...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携式、功能性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需求增加。具有高功率转换效率(PCE)、重量轻、低温可加工性、固有灵活性以及与曲面的兼容性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PSC)在建筑集成光伏、无折叠飞行器、智能汽车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应用中备受关注。然而,由于钙钛矿的晶界易断裂、难以修复,以及钙钛矿薄膜在反复弯曲循环后与相邻载流子传输层的机械粘附性较差,致使钙钛矿易碎、光电转换效率(PCE)低...
液晶弹性体的宏观形状变化与内部微观液晶单元指向之间的耦合,使得通过调节液晶弹性体内部液晶单元的取向序进行机械做功成为可能。液晶分子排列良好的单畴液晶弹性体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如可逆的大应变变形、高强度和优异的韧性等。然而,由于随机淬火效应难以实现液晶单元的均一排列以及该材料的不可回收性(与其他常见热固性材料类似),液晶弹性体至今无法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为了克服上述困难,2014年,科学家制备了键交换...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李浩、尤立星团队等研制出基于小型液氦杜瓦(工作温度4.2K)、在1550nm波段系统探测效率超过70%的移动式超导单光子探测系统,为未来开展基于移动平台(机载、车载等)的高性能单光子探应用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成果以《在1550nm波段探测效率超过70%的移动式超导条带光子探测系统》(Mobile superconducting strip photon detectio...
2023年9月19,南京大学陆轻铱教授和高峰教授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发现了晶体结构中微妙的竞争和协作关系,在螺旋和解旋产物晶体结构之间建立了微妙的能量平衡,实现了纳米线与纳米螺旋之间的多重可逆变化(图1)。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自然通讯》)上。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携式、功能性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需求显著增加。因此,具有高功率转换效率(PCE)、重量轻、低温可加工性、固有灵活性和与曲面的兼容性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PSC)在建筑集成光伏、无折叠飞行器、智能汽车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应用中引起极大的关注。然而,由于钙钛矿的晶界容易断裂并难以修复,且钙钛矿薄膜在反复弯曲循环后与相邻载流子传输层的机械粘附性较差,导致钙钛矿易碎、光电转换效...
近期,南京大学陆轻铱教授和高峰教授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发现了晶体结构中微妙的竞争和协作关系,在螺旋和解旋产物晶体结构之间建立了微妙的能量平衡,实现了纳米线与纳米螺旋之间的多重可逆变化(图1)。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靳常青团队长期开展高压极端条件新材料制备及功能研究,设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高压、低温、强场和激光在位加热联合实验装置,可进行超高压高温合成和在位物性表征。运用以上极端条件技术,他们相继揭示了系列高压诱发的极端条件材料构效,包括超导、磁电耦合、多阶有序钙钛矿等新兴功能材料体系 (PNAS 116, 12156(2019...
长期以来,基于位错理论的晶体材料应变硬化被视为现代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里重要且棘手的科学问题之一。它的重要性源于提高应变硬化可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和塑性;而棘手性在于应变硬化涉及宏量应变载体(位错)的增殖、交互作用、湮灭、重排等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且存储位错的饱和密度依赖于微观结构。普遍认为,粗晶中位错存储空间大而具有最强的应变硬化能力。诸多强化策略可有效提升材料强度,但不可避免会降低位错存储密度...
声子是描述固体中晶格集体振动的元激发。一般情况下,声子通过离子运动产生的轨道磁矩较微弱。然而,在一些材料中,声子可通过耦合磁性自由度获得较大的磁矩。大的声子磁矩有利于实现磁序与晶格振动的相互调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一方面可以通过操控声子来调控自旋动力学以及材料的宏观磁序;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操控磁序来调控声子的性质。目前,人们在一些顺磁体系中已经观察到大的声子磁矩,但磁有序体系中的声子磁性还...
长期以来,基于位错理论的晶体材料应变硬化被视为现代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里最重要且棘手的科学问题之一。其重要性源于提高应变硬化可同时提高材料强度和塑性;而其棘手性在于应变硬化涉及宏量应变载体(位错)的增殖、交互作用、湮灭、重排等极其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且存储位错的饱和密度依赖于微观结构。普遍认为粗晶中位错存储空间大而具有最强的应变硬化能力。诸多强化策略可有效提升材料强度,但不可避免会降低位错存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