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学相关记录67877条 . 查询时间(2.942 秒)
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是节能、长寿命的固态照明技术,具有节能、寿命长、可靠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相较基于无机发光体的WLED,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提供了溶液处理的简化制造方案。通常,制造白光聚合物发光二极管(WPLED)需要将多种荧光团加入聚合物基质以制得白光。多荧光团方法要求精确控制不同单体的比例,以确保各种荧光团的发射强度达到适当的平衡,但增加了生产的复杂度。而开发单荧光团白光聚合...
肉齿类是新生代哺乳动物中一类非常原始的小型到大型的捕食动物,虽然原始,但它们在哺乳动物中是最先成功地专长肉食的类群,曾经在古近纪的北半球非常繁荣,也被称为“古食肉类”。肉齿类在欧洲、北美以及非洲都有丰富的化石记录, 相比之下中国发现的材料普遍保存零碎, 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少。
滨海湿地富含土壤有机碳,被认为是全球重要的碳汇,也是全球蓝碳资源的重要贡献者。全球气候变化模型预测,全球变暖导致水文循环加强,降雨变异如降雨量、降雨频率和季节性等变异概率增加。滨海湿地具有咸且浅的地下水位特征。滨海湿地干湿交替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植被对土壤水盐动态较为敏感。而降雨变异通过改变土壤水盐条件,调控植被生长、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碳分解速率,进而影响滨海湿地的蓝碳功能。
2024年9月12日,海洋所海洋牧场构建原理与工程技术团队在海草应对硫化物胁迫的响应机制及恢复潜力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理论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中科院一区TOP)。
日前,中国科学家率先实现了对人类原肠胚的三维重建。相关论文登上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
2024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鲁非研究组在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variation discovery in wheat using PacBio high-fidelity sequencing”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选取异源六倍体面包小麦及其祖先供体为研究对象,利用PacBio高保真(HiFi)测序数据对三代测序比对算法和结构变...
2024年8月至9月期间,为加强该区域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保存,在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大高黎贡山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与保存”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支持下,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采集团队,对察隅县古拉乡及左贡县碧土乡等区域进行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采集。
德国“3D物质定制”卓越集群、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海德堡大学有机体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学中心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分子工程技术。研究团队利用特定折叠的DNA制成的微珠,在组织结构内释放生长因子或其他信号分子,从而精确影响类器官的发育。利用这一技术可培育出更复杂的类器官,更好地模仿人体组织,呈现更真实的细胞组合。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树种多样性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尤其作为重要碳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过去三十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导致了区域间的森林动态失衡(如生长或死亡),全球森林面积经历了显著变化,但大尺度上森林树种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仍不清楚。
最近,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闻海虎、戴耀民、卢毅课题组与中山大学王猛课题组合作,在镍基超导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测量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揭示了双层镍氧化物La3Ni2O7中存在强电子关联效应,并观测到密度波类型的部分能隙。
2024年9月10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了一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导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以及欧空局的Gaia卫星数据,通过视向速度方法和天体测量方法,在双星系统中成功发现了一颗位于黑洞质量间隙的小质量黑洞。
2024年8月28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叶明亮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程红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国辉研究组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泽峰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Metabolic labeling based methylome profiling...
2024年9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副研究员蒋凝与教授王挺贵、孔旭等,发现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TDE)AT2022dbl再次爆发,并开展多波段后随观测。研究发现,这有可能源于超大质量黑洞重复潮汐撕裂同一颗恒星,且每次行为特征与一般典型的TDE事件完全不可区分。这是首个获得光谱认证且迄今证据最确凿的重复性部分撕裂TDE事件,对研究TDE族群和物理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Unl...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也被称作“亚洲水塔”。我国于2017年开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STEP),旨在全面深入理解青藏高原的独特环境及其产生的广泛影响,包括其地质、生态和大气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气候变化、地气相互作用、水文气候变化及其与西风-季风系统的协同作用是STEP的主要研究目标之一。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杜迪军课题组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朝飞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GP64 triggered by a pH-sensitive multi-histidine switch”的研究论文,首次解析了III型病毒膜融合蛋白GP64融合前和融合早期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